可这些年她时常反省,她犯下的第一个大错就种在这里了,狂妄自大。
周韵音是随着一波秀女一同进的宫。采选没多久秦壁就变了,变得沉迷温柔乡,越来越无心国事,成天只和太监宫女玩耍逗乐。不过一两年功夫,皇宫成了戏园子,皇上也成了个变着法儿让各地进献奇珍异宝的糊涂虫,早朝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后宫骄奢淫逸,前朝卖官鬻爵兴起,整个大景朝逐渐变得乌烟瘴气。
她身为皇后,自然不能眼见秦壁在作死的路上走到底。然而她越是劝谏,秦壁越是厌恶,长期话不投机,两人渐行渐远渐无言。到后来,秦壁干脆像老鼠躲猫似的躲着她,闹得满朝文武皆知,顺德帝秦壁竟然也是个“惧内”之人。而她,也落得个“千古第一悍妇”的名声。
呵呵,她嫁的男人是皇上,这悍妇程度自然也是震古烁今了。
秦壁嫌弃她性子不温软,再也没叫过她“阿软”。
这还只是冷淡期,帝后尚未绝裂。此时她仍未将小小的韵婕妤放在心上。正如她从未想到,她和秦壁绝裂的原因,竟然会是……
秦壁十八岁登基,她十七岁为后。入宫四年,她久久不孕,彼时后宫仅有九位嫔妃,两个是潜邸时侍奉过秦壁的旧人,还有七人,包括周韵音在内,是登基后第一次选秀入宫。九个女人,无一人有身孕。
这是多么不合理的事情。当初她查遍六宫,打杀大批内侍、宫人甚至太医,也没能查到真相。她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居然从没怀疑过周韵音。
这是她犯的第二个大错:盲目自信还轻敌。因为觉得周韵没资格和她做敌人,她又一次忽视。
回忆到这,床上的萧纬不禁痛苦咳嗽起来。是她走眼了。
谁能想得到,谁能呢?那么个小白花一样的姑娘,刚进宫时留着齐刘海,说话连头都不敢抬,脸红就要红一大片,每逢请安见礼总是战战兢兢的弱女子,她居然那般厉害,一出手全是杀招。
皇上登基四载,后宫无一人怀胎。梅太后急得悄悄问太医,是不是秦壁龙体有什么隐疾。太医说皇上龙体康健。
渐渐宫里传言:皇后不孕,整个后宫谁敢先生下皇子。秦壁听信流言,痛骂她心狠手辣、嫉妒心重。幸运的是,没多久她怀上身孕,看在皇嗣的份上,秦壁消了气未作责罚。
到这个时候周韵音才渐渐冒头。每个月,轮到韵婕妤侍寝的日子最多。秦壁也喜她性情温柔,一高兴封她做了妃子。
韵妃风头渐盛,日渐有独宠的苗头。虽照旧和气待人,对她这个皇后也算恭敬,不过她还是起了防备之心。
距离分娩还有半年,秦壁命韵妃协理后宫事宜。性子绵软的韵妃对宫女太监慈善,颇得人心。除了韵妃,后宫中还有两位喜欢争宠斗胜的妃子,一个出自恩义侯府靳家,一个出自沈阁老家,两人隔几日就斗上一回。
为免除生产时的后顾之忧,她避到大清寺行宫待产,恰逢萧国公夫人,大嫂卓氏也身怀六甲,便叫了卓氏同去。
她有福,头胎一举得男,就是如今的皇帝秦瑞。然而因胎儿过大,生产时产道大出血,她几乎是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先是恶露不止,后来又添了带下之症,太医说恐怕再难有孕。如此这般,不能侍寝先不说,主要是这身子也虚得很,不像是长命之象。
她成了失宠的皇后,除了一个“狠毒跋扈”皇后的名头,什么恩宠情意全无。
荣华宫的几个宫女见她失了圣心,暗地里都投了别的妃嫔。包括在萧家跟着她长大的大宫女秋莲,被她发现同外头传消息,纸条里写着“紫米粥”。紫米粥,她的膳食都叫外人知晓,一怒之下她杖杀了秋莲,还有几个小宫女。
秦壁听闻她的暴虐事迹,又兼先前的流言之故,愈发不待见她,还派了玉虎公公过来一顿斥责。她懒得再辩驳。
帝后成仇,萧家人在外头替她操碎了心。
即便从此得不到帝王宠爱,她也不想整日缠绵病榻。她们萧家的姑娘自幼骑射,哪个不是胯骑宝马、手执长鞭长大,过不惯病怏怏的日子。
于是,她四处求医问药,宫里的太医看不好,又让哥哥从宫外找民间游医。
没想到,没想到,周韵音送来一剂方子,还有一副丸药。正巧哥哥替她找来个游医道士,人称长生。长生道长确定方子极其对症,尤喜那几颗丸药。据他所言,这丸药是由一种灵草提炼,世间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