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复哀家_作者:十七划(76)

  拉开门一看,外头站着的居然是英王。他立即跪到地上,“王爷恕罪,小的不知是您,冒犯您了。”

  英王顾不得计较,冲着他挥手道:“你去歇着吧。”

  护卫犹豫:“那里头的人……”

  “无事,今夜本王在这。”

  “那小的明早早些过来。”护卫起身离去。

  英王迅速关上门,双目圆睁,似激动又似恐惧。他快步走进灵童住的屋子,从外到里这一路,眼睛一下没眨过。

  “灵童……”英王看着蜷缩在床里头的人,轻轻唤道。

  灵童抬起头,慢慢眨了下眼,半晌才面无表情应道:“王爷。”

  声音格外清冷。

  英王觉着怪,却说不出哪里怪。凝眉片刻,才后知后觉意识到,灵童恢复神智了。

  “你,你记得我了?”

  “嗯,记起来了。”

  英王容颜大悦:“太好了,本王总算了却一桩心事。你是禅师爱徒,本王真怕你会一直疯癫下去。”

  “好了,都好了。”灵童连点两下头,身子跟着抽搐两下。

  英王听着那轻不可闻的声音,想起自己的来意。

  他在寺里翻来覆去良久,始终未能平复心绪。这一夜种种,皆让他不能释怀。

  尤其是皇上在三了禅院中那一跪九叩,还有一百零八下的钟声。

  “你说,佛家讲的前世今生是真的吗?”一向风仪美好的英王失态瘫坐到脚踏上。

  屋中烛火轻晃。

  “当然是真的。”

  英王被他笃定的语气惊到:“为何你如此确定?”

  “王爷看看手腕,这些线条便是你我前生的福报。”灵童苦笑道,“师父曾对我说,福到今生造已迟。那时我年幼无知,不曾放在心上,如今,悔之已晚。”

  师父对他说的不止这一句,还有许多许多。

  譬如,佛法并不逊于道术,道能通灵,佛法却可定苦海无常。

  还有,他幼年嫌弃日日诵经无聊,不愿静下心参悟佛法,总偷跑到太一宫偷瞧汪真人替人卜卦,后来又苦心寻求道家偷天换日之法,他却不知,佛能抛却肉身,以意念自在出入三千世界。

  他身在宝山不自知,他自以为天下第一聪明,一心想着逆天而行,如今,终于遭了报应。

  英王不知灵童心中所想,只皱眉同自己拔河。

  他不敢想,不敢想,可他真那样以为。三了禅师,他的前世恐怕就是……

  太.祖本纪他看过的,里面说到,太.祖脚底纹路形若龙爪。

  英王咽了下口水,悄声问道:“三了禅师,你可知,三了禅师脚底长了什么东西吗?”

  “哦,师父脚底长了一只龙爪。”灵童随口答道。

  “噼啪”,灯花忽地爆裂出声。

  英王只觉喉咙发甜,低头一看,脚踏上吐出一口血。

  “王爷?”灵童从床内爬出,径直抬起英王手腕,触了脉后放下心。“王爷心气郁结、思虑过重,不过吐出这口血就好了。”

  英王稀里糊涂站起身,趔趄走出小院。他望着幽蓝苍穹,如黄莲哽喉。

  他的猜测是真的。三了真是他们秦家老祖宗,他转世而来,破除大景一百八十年的大劫。

  那个同他谈经论道、劝他顺从天命的挚友,竟是他的祖上。

  真是,真是太好笑了。

  英王虽迷糊,但还记得通往王府的路。这样似醉非醉,又是半夜三更摸黑回府,将王府上下折腾个鸡飞狗跳。

  从门房到管家,一层一层往二门里报信。

  已歇下许久的英王妃听说他突然归来,心里喜意汩汩冒泡。她顾不得上妆,披上一件孔雀裘赶到书房,却被伍先生拦在外头。

  伍先生见英王妃披散着头发,不敢多看,只低头道:“王妃见谅,王爷方才交代,此时不宜见外人。”

  话一出口,伍先生便懊恼不已。外人,他怎么将王爷原话说出口了,王妃明明是王爷内人。

  “更深露重,王妃早些歇着吧。”为免英王妃尴尬,伍先生干脆扭头进了书房。

  英王妃盯着门板合上,如遭雷击。她的丈夫,当她是外人,世上还有比这更讽刺的夫妻吗?京城多少夫人羡慕她,羡慕王府没有一个美人小妾,她们却不知,这样同一屋檐下避而不见的生疏,却比那吃醋吵闹更叫人心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