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您身边,妾身自然舍得,也没什么不放心的。”阿娆笑了笑,神色坦然。“呦呦就是您的儿子,您只会比妾身更疼爱他。”
姜妙眸光微闪,在心中长长的叹了口气。
“既是如此,今日就把呦呦的东西搬过来罢。”没有任何犹豫,姜妙痛快的答应下来。
只是她的话音才落,阿娆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挖空了一块儿,冷风凉飕飕的吹进来。她暗恨自己矫情,明明是她情愿把孩子抱给太子妃,既是太子妃点了头,她只有高兴的份儿。
阿娆忙起身行了大礼,恭声道:“妾身多谢娘娘。”
太子妃今日行事实在太反常了。
珊瑚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她从小就服侍在姜妙身边,两人可以说一起长大的,她对姜妙最是了解。自家姑娘绝对做不出夺人所爱的行为,小郡王是阿娆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即便是给小郡王一个嫡子的名分,也绝不会从阿娆身边把孩子带走。
“娘娘,小郡王还小——”珊瑚小心翼翼道:“还是留在选侍身边方便些,等大些您再接回来也不迟。”
姜妙拍着呦呦的动作还是那么轻柔,面色却是微沉,她淡淡一眼扫过来,哪怕是珊瑚也不由住了口。
一时殿中的气氛变得凝滞,忽然传来小内侍的通传声,说是王皇后过来了。
阿娆忙站到了一旁,姜妙不紧不慢的抱着呦呦起身,让人把呦呦的一应物品都摆好。。
原本阿娆就有这个打算,是以太子妃殿中已经备好了全套的婴儿用品,两个奶娘也都跟了过来。若是不明真相的一眼看过来,倒像是太子妃新添了儿子。
“给母后请安。”
“妾身见过皇后娘娘。”
阿娆跟在太子妃身后给王皇后见礼,太子妃因怀中抱着孩子,不过略福了福身,阿娆却是蹲身行了大礼。
王皇后见状,不动声色挑了挑眉。
这孩子,阿娆竟然真的给太子妃抱了过来。她今日特意没有提前通传就来了东宫,就是想看阿娆生下长子后,东宫的局势到底有没有改变。
真不知道是该说阿娆实心眼儿、还是聪明。
要知道,这孩子养在谁身边就跟谁亲,阿娆竟也真的豁出去了。
难怪那日太子妃对阿娆那样紧张,只怕也是在关心“自己”的儿子。
“本宫来瞧瞧小郡王。”王皇后神色间倒是充满了慈爱,柔声道:“几日不见,似是又长大了些。”
哪怕王皇后说是要看孩子,姜妙把孩子抱到她面前,却没有撒手把孩子交给王皇后。“他这几日越发沉了,抱不舒服了他是要闹的,就不劳烦您了。”
王皇后不以为意,仍是笑道:“阿妙如今抱孩子倒是愈发娴熟了,你这么心疼他,以后他一定懂得好好孝敬你。”
阿娆垂眸在一旁站着,面色温婉淡然,仿佛她们口中的孩子跟她无关。
“借母后吉言。”心满意足的骄傲之色从姜妙眸中透出,这个孩子倒真的像是姜妙所出。
王皇后又问起了姜妙,呦呦的近况。姜妙都一一答了,阿娆留心听了,竟也八-九不离十。毕竟她才生完呦呦时,太子妃可是帮着她照看了十数日的孩子。
“母后,听说三皇弟的正妃已经定了。”见怀中的呦呦困了,姜妙低声哄了两句,便顺手把孩子交给了一旁站着的奶娘,并没有交给阿娆。“还没来得及恭喜您。”
王皇后笑了笑,多少有些不由衷。
周承珏正妃的她心中有两种人选,要不就是她娘家的人,要不就是朝中重臣之女。原本她们母子因为王莹的丑闻,一度以为没有翻身的机会,能娶她娘家的姑娘已经是不错的选择。恰巧周承轩行错一步,周承珏抓住机会,才稍稍挽回些局面。
见皇上这些日来对周承珏倚重又多了些,王皇后心中燃起了希望,周承珏的正妃能给他来些助力。
偏生皇上只选了康王的外孙女、惠安县主的女儿给三皇子做正妃。
王皇后派人去打听过,这个姑娘倒是没话说。贤惠温柔、知书达理,只是家中无嫡亲的兄弟,且惠安县主的丈夫,也不过在兵部领个虚职。
虽说没有正式下旨,可这消息已经在宫中传开了,多半皇上不会再改变主意。
“看见他本宫满心喜欢,倒是忘了问你。”王皇后不想多提三皇子妃,生硬的转移了话题道:“本宫听说,你哥哥的眼睛似乎不大好,究竟是怎么个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