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青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感概万分。这一切都源于赵晓,赵晓给她进公司的机会,给她进修的机会,给她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给她光明磊落干干净净做人的机会。当她在夜总会麻木地卖笑时,怎会想到有这样一天,只要跨出一步,幸福原来这么近这么甜。
秋天的香山是最美的,虽然不到红叶没有满山之时,但在苍绿中偶尔会点缀出一抹红色,天高气爽,云淡风清,是爬山的好季节
梅青和赵晓去爬了次山,她来北京好几年了,却从没到北京的风景名胜玩过。这个时候的香山人海如潮,北京人外地人从四面八方涌过来。
原本赵晓想偷懒坐缆车上山顶,梅青却想爬上去,赵晓只得依她。赵晓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连家务都没怎么做过,所以爬了一半就气喘吁吁,梅青精神倒是不错,爬到山顶也没事,赵晓心想看不出外表柔弱的梅青还有股子硬劲儿。
很意外,梅青在山顶遇到从老家来北京玩的一对中年夫妻,梅青又惊又喜又慌。那对夫妻也很意外,没想到能在北京遇到他们那个小镇上的熟人,宇宙太大,世界真小。几人唧唧喳喳用方言聊了起来,赵晓一句也听不懂,发现那妻子不时打量他,他只好笑着站在一边迎接她的注目礼。
后来他们一同下了山,原本梅青计划走下去的,可是改变了主意,坐缆车。在缆车上赵晓笑着说:“你们都说了些啥呀,我一句也听不懂。”
梅青淡淡地说:“没什么,全是一些琐碎的事情。”
赵晓说:“你就说我听听嘛,我站在那儿像个傻子似的,对了,那女的有没有说我长得帅呀,我发现她一直盯着我看呢。”
梅青淡淡一笑不说话,风从耳边吹过,脚底空空的。
下了山梅青尽地主之仪请那对夫妻吃了顿饭,梅青知道他们来趟北京不容易,没准一辈子只会来这么一次,于是当晚又请赵晓开车带他们在二环路上兜了一圈看夜景。那对夫妻像农民进了城似的,脑袋都看歪了,丈夫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对赵晓说了一堆谢谢。赵晓倒是很乐意带他们看夜景,毕竟是梅青老家来的人,爱屋及乌吧。
梅青老乡回家后没几天,梅青变得心事沉沉,闷闷不乐,赵晓以为她想家,让她回家看看,梅青没同意。赵晓不禁纳闷她为什么不愿意回家,难道她不爱她父母,觉得不可能,她每次说起她父母都充满了无限深情,她是个非常孝顺老人的女孩,有次赵晓父亲心脏病发作住了一周院,赵晓刚好在外地出差,他母亲又熬不了夜,于是梅青在医院守了好几个通宵,她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周六还有家教,够累的,可是一句怨言也没有,让赵晓父母感动得要命,觉得她就比亲生女儿还亲。
赵晓对梅青不回家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虽说她总以浪费钱为借口,但赵晓清楚她并不是爱财如命的人,尽管平日节俭,但不至于吝啬到舍不得买一张回家看望父母的车票。而且她很少当着他的面给家里打电话,赵晓试图从她手机上查出她家电话,但一无所获,赵晓对梅青刻意隐藏家中情况心有不快,每次问她,她都黯然神伤,赵晓只好做罢,谜一样的女人,让他又爱又怜又痛。
爱一个人就是这样,愿意包容她的一切,尽管对方也许没有付出她的全部。
梅青拿到5000块的税后工资后,星期天去邮局给家里寄了4000,手上只剩下几百块,梅青拿着汇款单深深叹了口气,赵晓平日总是怪她太节俭,她哪有条件奢侈呀,还好,现在工资涨了以后每个月不用再向赵晓借2000块了。虽说赵晓不时往抽屉里给她放零用钱,但不到万不得已她轻易不动。所以钱越放越多,但她只拿了几张,另外她有个帐本,清清楚楚地记着她用过赵晓的钱,赵晓为此和她生过好多气,怪她对他存有界线,但她仍坚持记帐。
出了邮局,一个少妇牵着个约摸三四岁的小孩子迎面走来,小孩蹦蹦跳跳的,嘴里咿咿呀呀唱着歌,经过梅青时对她天真无邪地一笑,叫了声“阿姨”,梅青心里一动,真可爱的孩子,回报一笑,心底涌起一阵母爱。
没走几步,接到绮莉的电话,约她去做美容,梅青心想她傍了个“爷爷”后日子倒是过得蛮滋润,也没以前小器了,老头给她买了好几个玉镯,有从泰国买的,有从马来西亚买的,她一手戴个镯子再也不提杜映轩给梅青买镯子的事了,其实梅青也就戴过几次而已,不是杜映轩说起,绮莉根本不知道。有些男人就爱这样,给你买个芝麻大的东西也要炫耀一番,显示出他对你的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