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圣旨到了定国公府。
定国公秋山接了旨,喜出望外。他知道皇帝最喜欢三皇子。不出意外,有秋家辅助,他的孙女必将是皇后。定国公百年的荣华富贵就稳了。
定国公府立即进入忙碌的备嫁状态,秋绿华心中很是惆怅,她早就听说了三皇子的事,曾暗中羡慕三皇子对叶雪英的痴情,现在自己忽然要代替叶雪英嫁给三皇子,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了。然而,皇命难违,家人又都喜气洋洋,她想反对都说不出口。
没有人在意她的感受。皇帝不在乎,三皇子不在乎,她的家人也不在乎。
她的祖父就不说了,她的父母和兄弟都兴高采烈的庆祝这门婚事。他们完全不在意婚事的仓促,甚至巴不得越早越好,免生意外。
在皇帝的授意下,婚事办得分外隆重而又热烈。定国公倾家荡产办这场婚礼,人家说十里红妆,定国公家的嫁妆办了九百抬,抬嫁妆的队伍真排出了十几里地。
秋绿华坐在喜轿上,走了大半个京城。
满朝文武全都到场庆贺,王子宗亲莫不到齐,这是近百年来最盛大的婚礼。
第44章 叶雪英之死
三皇子结婚这天,满朝权贵,只有六皇子没有到场。六皇子早就离京了,走前他给三哥留了封信,说他这天会去青龙山祭奠叶雪英。说他不忍心参加三哥的婚礼,因为那会让他想起葬身谷底的叶雪英。三皇子看了信,不由又心中大恸,吐了一口血。
燕王府,秋绿华和三皇子拜堂后,她被送入洞房。等了良久,有人通报,说三皇子醉了,在书房安歇了。
秋绿华心中悲凉,两行清泪从眼中流了下来。
她心想:他真是醉了吗?只怕是忘不了雪英吧?所幸,他还肯给自己点面子,推说是醉了。
第二天,秋绿华与三皇子进宫谢恩。她偷眼观看自己的夫君。三皇子的脸色淡淡的,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她心里暗自叹息。
皇后临时被放出来,坐在宝座上看着秋绿华,她勉强笑了笑,心中懊悔不已,早知如此,她争个什么啊?平白便宜了秋家,还不如顺了儿子的心意,闹得现在儿子看自己跟仇人似的。
当晚,三皇子留了下来,二人才算是真正全了洞房之礼。躺在三皇子的身下,秋绿华装着闭上了眼睛,忍着痛,眯眼看着。龙凤红烛下,却见三皇子的眼睛盯着她头上的虚空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在想着谁。
事后,三皇子翻到一旁睡了。新任燕王妃,却半夜都没睡着。
三皇子娶了秋绿华,重新稳住了太子最有力争夺者的位置。
三个月里,皇后娘家连连获罪,从侯爵降为庶民。
皇后家败得这样快,一是皇帝厌恶,二是三皇子的仇恨,三是没了皇后的撑腰,再就是众人的落井下石了。
皇后得知消息后,跪在秋爽阁揪着头发,痛哭不已。心里茫然的问自己: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大好局面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她本是想着让娘家长久富贵,为亲生儿子助力。谁知却搞成母子反目,娘家彻底沦落。
所以说,蠢人就不要学人玩政治。皇后要是肯退一步,三皇子定会娶表妹为侧妃。有皇后在,侧妃也不会吃亏。三皇子真当了皇帝,还会忘了舅舅家不成?皇后硬是要侄女当正妃,结果就悲剧了。
其实没了叶雪英,三皇子也不愿取皇后的嫡侄女为正妃。他是想当皇帝的人,正妃对他来说是手上极重要的筹码。他只会象今天一样,娶对他最有帮助的秋绿华。
如果皇后真答应了,皇帝下了圣旨让叶雪英当三皇子妃。那就轮到叶雪英头痛了。
至于那个押叶雪英回京的太监莫森,早就被斩了。随行的侍卫都没有好下场,赵得功和钱勇被砍头,其他的人是流放西北。到了西北,到了侯爷的地盘,那还能活吗?他们就是皇帝送给武安侯解气的。
武安侯府则因为无辜死了个孙女,获得满朝文武的同情。能不同情吗?好不容易养出个才貌双全,无人能及的孙女,眼看着与三皇子相识相爱要嫁入宫中当王妃,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后,结果孙女突然被现任皇后无故整得死无葬身之地。多可怜啊!
武安侯府在接到噩耗当天,就大办丧事!全城人都为叶大小姐的死深感惋惜,送丧的人不计其数。巾帼群英会五百小姐,在王琪率领下骑着白马身着白裙为会长大人送行。沿路无数公子少爷失声痛哭。洛城各家书院的举人秀才,写了上千篇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