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妃在宫中,得知消息时,已来不及逃了。
她抓了一把银票和一些珠宝首饰,让贴身的丫环侍书抱着两岁大的女儿琼娘赶快逃命。侍书抱着小公主混到下人逃难的人群中,逃出了王宫。
送走女儿,燕王妃惨然一笑,举火点着寝宫。
自从被围后,她就等着这一天了。她知道祖父与叶侯爷立誓的时候,就本能的不相信叶家会相助。只是她是个后宅妇人,没人听她的。
如今兵败了,燕王一个人逃了。她一个妇人能逃到哪去?如果被抓住了,免不了要受辱。她宁愿一把火,了结自己可悲的人生,让这宫殿和自己的一切都化为灰烬。
望着熊熊烈火,她觉得自己的一生真是个悲剧,丈夫不爱她,父兄也只把她当筹码。她只能祈祷,祈祷女儿能逃出去,从此平安一生。
燕王父女自此后不知所踪,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
叶老侯爷以为燕王和王妃一起死在了大火中了。
稍事整顿济州后,四月二十五日,叶老侯爷挥军大举北上,以燕王收集到的证据为凭,发布讨逆檄文。他在檄文说自己误听人言轻信了奸王,现在从燕王这得到了明确的证据,是齐王杀害了先皇。说他要为先皇复仇,打进京城,处死现任的夏皇,称现在的夏皇为奸王。
夏皇听了惊惧异常,朝廷中群臣恐惧。
南下的御林军全军覆灭了,京城只有一万驻军。而叶家现在就有三十多万人马,这支人马一路杀来,所向无敌。
京城中没有人相信夏皇挡得住叶家的大军。
许多明眼人此时也都明白了,叶家这是要改天换日,夏朝要覆灭了。因为,檄文中,武安侯只说了为先皇复仇,却没说复仇之后如何。夏皇被处死了,那谁来当这个皇帝?是辽王,还是京城中其他未成年的王子?或是叶家自己?
这三种可能中,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叶家会选辽王。都觉得叶家要么自己当皇帝,要么扶持一个年幼的王子上台,然后自己掌控朝政,等过几年,再谋朝篡位。
绝大多数人都认定了叶家要夺取皇权了。
许多大臣和勋贵都怀起了异心,纷纷偷偷跟叶家联络。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不要紧,最要紧的是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
北地的边军和辽王也停止了战斗。面对这份檄文,他们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北地边军刘敏中提督召集众将商议。
刘提督摊开武安侯的檄文,说:“我相信你们都看到这份檄文了,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想的?”
李直夫李都司官职仅次于提督,他率先道:“我们已支持夏皇,为夏皇打了这么久了。没道理中途放弃,我们应尽快抽身南下,赶回京城。以我军的实力,加上京城的粮食储备,对上叶家三十万大军守上一两年也没问题。到时自有勤王大军来解围。”
姚孟姚都指挥使讥笑道:“我军正与辽王纠缠在一起,如何脱身?等我军脱身南下,京城早姓叶了。”
第180章 北方叛乱
李直夫张了张口,想反驳却一时找不到好的理由。因为姚指挥使说的是事实。最快五日才能脱出战场,再用一个月赶回京城。日夜兼程,不带多余粮草,或许能在二十天内赶到京城。然而,叶家会给二十天时间吗?当他们收到这檄文时,已过去三天,济州离京城不过二十天路程。
这还要排除掉一个情况,叶家不会派骑兵先攻京城。骑兵赶到京城只要十天。如果叶家在发出檄文的当天就派出了骑兵,那他们怎么也赶不回。
“或许,我们可以先派骑兵回去?”李直夫犹豫了会说。
“我们只剩下几千骑兵了,他们赶到京城又顶什么用?”姚都指挥使冷笑道。
李直夫恼道:“那你说怎么办?”
“就算我们现在在京城了,能顶住多久?现在哪还有勤王之师?”姚都指挥使反问道。
刘提督点头说:“我们顶得住一年,顶不住两年。不可能孤军一直顶得住叶家集中整个天下力量的攻击。”
“京城中那些人会一条心帮我们顶吗?只怕未必,说不定,不等我们赶回去,京城就被人献给叶家了。”姚都指挥使说。
李直夫吸了口凉气说:“不会吧?”
“怎么不会?现在大势明了,叶家已势不可挡,谁不想站在胜利者一边?”戴指挥使突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