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鸾_作者:云芨(782)

  姜盛不知不觉点了头。

  傅今继续道:“安王浪荡了二十年,他能马上改好吗?怕是不能。先前是圣上不关注,您和信王一退出,所有人都盯着安王。论才学,您自幼由大儒教导,论能力,您十几岁便开始学习政务,而安王呢?不学无术这四字,不算冤枉他吧?”

  姜盛再次点头,思路已经跟着跑了。

  “所以啊,让他先风光着,慢慢的,圣上便会拿他与您对比,处处不满了。”

  姜盛越听越激动,一口灌下杯中的酒,结果饮得太急,咳了起来。

  待他顺过气,眼睛亮晶晶的,虚心求问:“先生,那孤要怎么做呢?”

  傅今吐出两个字:“悔过。”

  姜盛道:“这容易,孤每日写一封认错的奏折给父皇,虽然现下他还生气,怕是不会理会,但是积得多了,总会被孤的诚心感动。”

  傅今笑着摇头:“殿下这个法子虽然不错,但是太明显了。”

  “那要怎么办?”

  “求道。”

  姜盛愣了下:“求道?”

  “不错。”傅今道,“圣上对您还是留了情的,您的名字仍在玉牒上,还是皇子。您去玄都观请仙长来讲道,想必国师大人不会拒绝。”

  “这有什么用?”姜盛不解。

  “给您的转变,找一个合情的理由。您因为圈禁太过无聊,便请了仙长来讲道。玄门道法,微妙精深,您渐渐领会其中奥秘,沉浸其中,开始反省以往的过错。然后开始抄经,一部一部地抄,积累够了,便请玄都观的仙长带回去烧了。一半给圣上,一半给皇后娘娘。您什么都不用说,自然有人将您的表现报到御前。”

  姜盛抚掌:“妙啊!玄非对父皇最是忠心,孤每月祈福,他一定会告诉父皇的。”

  “正是如此。”傅今又给他满上一杯酒,“您晚些去见皇子妃娘娘,要跟她说,连累她吃苦了,日后对她更要敬重怜爱。旁的人,您可以不理会,但一定不要发怒责罚。”

  “为什么?”姜盛不明白,“她娘家在朝中没什么势力,又不能助孤翻身。”

  傅今笑道:“您的岳父虽然官职不高,可在士林中颇有声名,学生遍布朝野。殿下,您要知道,当初给您选妃,便是选未来的皇后,圣上怎么会轻忽呢?除了圣上,您还要让天下人相信,您已经痛改前非。天下之口,便是士人之口,您握着这么有力的条件,怎能不用?”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姜盛瞬间明白过来了。

  半个时辰前,他还觉得人生一片黑暗,再也没有希望,此刻却仿佛看到了曙光。

  “孤明白了。”姜盛激动地握住傅今的手,“要是有朝一日,孤重登储君之位,必叫先生名扬天下!”

  傅今笑着举杯,与他对饮,而后起身:“殿下明白就好,这王府虽然破败了些,倒也清净,某正好借机治学,写一本著论。”

  姜盛感激涕零:“先生声名远扬,您的著论一出,必然天下瞩目,到时候,他们又会记起孤这个废太子了。您费尽心思,孤真是无以为报。”

  傅今原本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他想得还真多,也不解释,只笑一笑,施礼告退:“这些天殿下太累了,要好生休息。”

  傅今袖着手,慢悠悠出了屋,回身看了看站在廊下目送的姜盛,露出一个笑。

  姜盛还以为他是安抚自己,连忙回了一笑。

  他哪里知道,傅今转回头便嗤了一声。

  他还得在这里留半年呢,当然要把这傻子安抚住,免得他作天作地,打扰自己清净。

  抄经?这法子虽然还行,可谁说安王就不如他呢?

  安王那是从小没人管,真论起脑子,怕是比他聪明几倍不止。

  至于太子妃的娘家……学生遍布朝野不假,可哪个有风骨的,会去捧废太子?

  随便糊弄几句,就能得个清净,何乐而不为?

  被糊弄的傻子此时兴奋不已,根本睡不着,当下吩咐侍婢,去见大皇子妃。

  大皇子妃家教好,突然从云端掉下来,经过这几日,慢慢适应了。

  失去太子之位,后院倒是前所未有地和谐起来。

  文如是早就死了心的,文莹也渐渐认了命。

  以前心比天高,进了东宫才知道什么是后宫手段。别说太子妃,她连文如都玩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