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两个人_作者:桃子和橙子呀(58)

  叶清霜听及此,不禁皱了皱眉头,一个学校怎么可能大多数的孩子都在读一二年级,便疑惑地问问:“孩子们大概是几岁呢?为什么都在读一二年级?”

  说到这里,村长也有点无奈:“孩子最小8岁,最大13岁。之所以都在读一二年级,是因为咱们这里只有三个年级。你可以看见,咱们这里的环境,实在不支持更多。”

  “目前小学里面一共有多少老师呢?”

  叶清霜环顾周围的环境,占地面积小得不像是学校,门口站牌生锈掉色,教室墙面脱落露出丑陋的砖瓦,黑板还是旧式的,没有多媒体什么在城市学校是基本的设备,坐在课室里的小孩带有农村的质朴,脸都是红扑扑的,穿着老旧褪色的外套,好奇地看着三个时尚的城里人。

  “咱们这里是山区,没多少人愿意来,平时只有三个老师。偶尔会有一些学校三下乡来学生过来支教。”村长介绍说。

  刚说完,刺耳的下课铃声响起,本来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都涌到窗台边,扒着窗台看着叶清霜三人和村长,一双双水汪汪的眼睛里透着好奇。

  叶清霜对着他们笑笑,问村长:“我可以采访一下他们吗?”

  村长点点头,叶清霜便转向他们,向他们走近,面带微笑问:“你们好呀,你们都几岁了呀?”

  孩子们的回答不一,但是很响亮,透露着孩子们的纯真。

  “你们刚刚上的什么课呀?”叶清霜问。

  “语文课。”这个回答倒是整齐响亮。

  有孩子好奇又大胆,便大声的问:“漂亮姐姐,你们是干什么的呀?”

  “哥哥姐姐们是省电视台过来采访你们的呀,你们要上电视啦,开心吗?”叶清霜回答说。

  “开心!”

  “那姐姐想采访你们中的几个人,有谁愿意吗?”

  到底是农村的孩子,总是带有明显的羞涩,只有刚刚那个大胆发问的孩子举手说愿意。

  “已经有小朋友举手咯,还有小朋友要给姐姐哥哥们采访吗?”叶清霜再问。

  还是没人说话,叶清霜看着角落里有个女生眼里写着渴望,但是却不敢开口,她摸摸女生的头,柔声问:“你要接受姐姐的采访吗?”

  这女生瞬间脸又红了,手羞怯地揉着衣角,犹豫了一会,还是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叶清霜见她点了头也放心了,再次面向其他小朋友,再问:“哥哥姐姐还要再采访一个人,最后一个名额哪个小朋友愿意呀?”

  幸好有一个看起来年纪大一点的女生举了手。定好了人,自然就要做跟踪报道了。

  跟村长聊了聊村里人的生存状况之后,刚好小朋友们也放学了,一行人便也跟着第一个小朋友一起回家了。

  走进村里,坑坑洼洼的乡道,道路两边低矮的平房,没有粉刷。

  “小奇,你家里还有什么家人吗?”叶清霜问。

  “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姐姐我告诉你哦,我奶奶做的饭很好吃。”小奇兴致昂扬地炫耀。

  叶清霜笑笑,觉得小奇性格真好。

  “是嘛?难怪小奇长得这么高。那阿爸妈妈呢?”

  说起爸爸妈妈,小奇眼里的光亮瞬时间暗淡了,语气也没有了刚刚的轻快。

  “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不在家。”

  叶清霜当然察觉到了其中的变化,安慰道:“没关系,爸爸妈妈一定也很想念小奇,一定会很快就回来的。”

  小奇单纯,两句话便哄好,用力点头回答:“嗯!”

  很快到了小奇的家,门口一白发温媪捣鼓着灶台。

  小奇开心的叫了声奶奶,用的是方言,叶清霜他们听不懂,也只好半猜测半以微笑表示礼貌。

  奶奶看见叶清霜他们倒是有些惊慌,忙问:“小奇,这些人是谁啊?”

  小奇:“这些哥哥姐姐是省城里来的记者,说要采访我们。”

  叶清霜三人干站着也尴尬,礼貌做介绍:“奶奶您好,我们是省电视台的记者,我们在做一个关于小候鸟留守儿童的专栏,想采访一下你们家和小奇,可以吗?”

  幸好老人家能听懂,可惜老人不能说多少普通话,交流起来有点困难,有时只能让小奇帮着翻译。

  “奶奶,您今年贵庚呀?您老伴呢?”叶清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