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到家的时候,没想到就看见小虎子正在吃麦芽糖,姜妍已经嫁出去了,这难道是王氏打起自己的注意了?
只是她才十四岁,若真的为了一筐麦芽糖,就任由继母王氏把她嫁出去,这村里的人肯定会戳姜大山的脊梁骨。
姜宁奶奶刘氏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姜大山请不起大夫,就靠着姜宁熬煮的青蒿草汤,也没什么大的作用。
姜宁走进刘氏住的东屋,这也是姜宁自重生回来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瘦削精明的老太太。
东屋里头的摆设很简单,也是自刘氏发病之后,王氏就将里头能搬的就都搬出去了,如今只有一张挂了棉麻布床帐的榆木床,刘氏了无声息的就躺在那张床上。
姜宁记忆里这个老太太存在感并不强,只是重男轻女,逼迫刚生产完的儿媳立即再生,却不想最后害死了她。
大约心里有愧,素日很少打骂姜宁姐妹,也只是冷眼看着王氏在家里横行霸道。
“给我倒碗水。”
冷不丁听到她沙哑的声音,姜宁吓了一跳,她原本是想将刘氏的棉衣偷偷拿走,这个样子她是活不到冬天了,可下葬的时候,这些东西却都得烧给她。
姜宁从厨房端了碗温水给她,姜大山也怕被传染,这几日很少来看她,都是将饭菜放在床上,让她自己吃。姜宁走近了,闻到她床上散发出来的馊味、臭味。大约是行动不便,又无人照料,吃喝拉撒全在床上。
姜宁还有一堆儿活要做,也没东西可以替她换,再说王氏也不允许她进刘氏的屋子,原先是防着她从刘氏这拿东西,如今是怕她病了,没人干活。
“我扶您去门口坐坐?”
刘氏体力恢复了很多,靠着姜宁也能勉强站起来,“你不怕我传染给你?”
其实这病主要靠蚊虫叮咬传播,再说她年轻力壮,不容易生病,村里那些年轻人大都因吃了发霉的粮食,患的只是痢疾,并非瘴气。
“您在这儿坐一会吧,我还得去做饭。”
刘氏一条腿不方便,姜宁搬了个椅子进来,让她坐在哪,通通外面的新鲜空气。
王氏跟着姜大山下地,每日回来脾气都不好,不是嫌弃姜宁饭菜做的不合胃口,就是嫌弃家里打扫的不够干净。
就是今日回来什么也没说,吃完饭,王氏竟然破天荒的主动去刷锅。
“娘,我还要吃麦芽糖!”
“什么麦芽糖?”王氏尴尬的将桌子上的碗都收到陶盆里,“家里这么穷,哪有闲钱给你买麦芽糖!”
“我看见了,你把糖放到箱子里,还上了锁,给我钥匙,我要吃!”
姜大山将手里的旱烟重重的朝桌子上磕了磕,“王青秀,你做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ps 本文设定正常的结婚年龄是男二十,女十七。
第6章 定亲
王氏将手里端着的陶盆往姜宁手里一推,“你去刷碗,”又对着姜云,“把虎子带屋里去!”
接着王氏撒泼一样坐在了地上,“你以为我不知道东西少啊,你以为还能遇上个像柳营村一样给两袋白面,一贯铜钱的好事?”
“可人家要娶的是妍丫!”
“她为什么要妍丫,还不是听说妍丫病了,能少给点聘礼吗。”
“那你为什么骗人家,你这样要我以后怎么在村里做人?”
一女许两家,这要是让人知道了,全村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将他淹死。
王氏将坐着的板凳朝姜大山身边挪了挪,“当家的,也不是我非要贪她那点东西,前些日子娘摔断了腿,存下的银钱都用来请大夫和抓药了,如今家里连下锅的米面都没有了!”
“可是……”
“我把宁丫许给她了,那人肯再给一根银簪子呢!”
她早就想要一根银簪子,只是和姜大山在一起这么久,他从未给自己买过像样的东西。今日那妇人头上戴着的簪子,精致漂亮,正是她喜欢的样式。
“不行,宁丫才十四岁,你赶紧把东西都给人家退回去!”
姜妍嫁出去了,如今家里能干活的就只剩姜宁了,王氏心里自然不愿放姜宁走,只是来提亲的人说了,她家儿子生了病,需要赶紧成亲。
一般庄户人家肯花银子娶个病重的儿媳妇,肯定是儿子快不行了。
王氏心里盘算着,等人死后,姜宁再给他守两年寡,她就把人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