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路顺遂_作者:月藏海雾(99)

  王秀手脚麻利的继续缫丝,“今天他爹带她去山上了,我反正没事,就在你这多干一会儿!”

  自从陆长武死后,秦氏也不敢过多要求二房,家里又只有王秀时不时拿回去些钱,她如今在家里也算抬得起头了,不若以前的唯唯诺诺。

  “对了,听大牛说布不太好卖?”

  姜宁也是摸索了很久,才织出这第一批布,品相并不好,只能往乡下卖。

陆大牛拉着一车的布跑遍了周围几个村子,竟只卖出去了一匹。

  “不如我们卖的再便宜些?”

  姜宁自然知道,卖的贵了,乡下人买不起,所以那个价钱其实已经不赚钱了,再便宜,她就只能亏本了。

  王秀摇着头叹气,她跟着姜宁这么久,略微一想,现在的价钱应该已经是最低了。

  “缫出的丝大都是断的,粗细也不一致,织成的布可不就到处都是线头,还凹凸不平嘛!”

  王秀停下手里的活,“要不还是卖棉被和冬衣吧,咱们做那些顺手了,也有固定的主顾。”

  姜宁摇头,“这些都是单宫茧,缫丝做布匹最好,做被子有些薄了,不好拉开。”

  当初做被子是试过很多次才成功的,一开始也都是买不上价钱。

但那几匹丝绸虽然品相不好,毕竟也是能用的,至少他们已经能织出布了。

  姜宁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对缫丝的方法。起身,从屋里又端出一笸箩蚕茧,倒进热水里,开始不断的搅拌,边搅边做记录。

  “宁娘,大嫂和你说了没?她也想过来干活!”

  两年多以前,孟小娥生了个儿子,王秀生了个女儿,孟小娥仗着自己生了陆家的长孙,在家没少拿话数落王秀。数月前,才发现那孩子有些残疾,一只耳朵听不见,远不如小萱机灵可爱。

  姜宁低头煮茧,十分认真,王秀停下手里的活,试探着开口道,“我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我也不是拦着她,就是......”

  姜宁抬头,笑着安抚王秀,“她过来也就是跟水生嫂子们一起采桑喂蚕,跟你见不着面的!”

  桑树都长在山上,姜宁索性就在桑树林附近盖了几间茅草屋,将蚕全养在那里,屋里烧了炕,还能延长养蚕的时间。

  王秀松了口气,放心的点点头,随即又皱起眉头,“她一向心高气傲的,会不会不愿意做那个活啊?”

  采桑确实是个累活,纵然林子距离茅屋很近,但蚕快结茧那几日吃的很多,需要人来来回回的不停的采摘桑叶。

  就像水生嫂子那样手脚麻利,一把子力气的农妇,干上一天也累的腰酸背痛。

  “她若吃不了这个苦,我也没办法!”

  姜宁将煮好的茧子放置在一旁,手里的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了不同的搅拌力度、煮的时间以及火候的大小,都能缫出来什么样的丝。

  只是她试了很多次,每次都不太理想,她想,煮的时候应该还需要另加些东西。

  上辈子的时候,掌柜的都是另外找了人缫丝,然后再拿回铺子里织成布,看来这缫丝的步骤确实很是麻烦。

  “小豆子确实可怜,但打娘胎里带出来的病,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王秀想到自家小萱的机灵可爱,对那个有些木讷的孩子生出怜悯之心,连带着也不那么讨厌孟小娥了。

  “娘!”院子里的柴门被一个玉雪可爱,肥嘟嘟的小团子推开,扎着两个朝天揪揪的小女孩飞奔着扑在了王秀怀里。

  姜宁转头,“瞧,这就找来了!”

  跟在后头的陆二郎挠了挠头,指着小宣衣服上的一处破洞,“是她自己摔得!”

  小丫头甜甜的对着王秀一笑,“自己摔的,不疼,没哭!”

  姜宁拿了块湿了水的布巾,掀开小萱的裤脚,沾了泥巴的膝盖隐隐透出血红色。

  “婶婶,疼!”小丫头捂着腿,不让姜宁继续擦。

王秀拉开她的胳臂,“你乖,婶婶就是看看你的腿。”

  擦掉膝盖上的泥土,才看到她腿上被蹭去了一大块的皮,王秀心疼的直掉眼泪。

  陆二郎站在一旁,尴尬的直搓手,他心粗,小萱没哭也没喊,他以为没事的。

  姜宁将小萱的膝盖上的伤处理好,抬头,她圆圆的眼睛里包了满满一眶泪水,眼睛一眨,才流了下来。

  姜宁替她擦干净眼泪,“我们小萱以后不用这么勇敢,你哭出来也没关系,爹娘不会怪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