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计划的好好的了,可还没来得及与阿梨说,她便就再也听不到了。
薛延不敢去想,她那么瘦弱的一个女孩子,得要多大的勇气,才能面对这样一个无声的世界。
阿梨睡着了。
她微微侧着头,呼吸平稳绵长,肌肤如瓷,柔婉的像是副画儿。
有人抬了一扇小屏风过来,挡在榻前,山水画,磅礴大气,入目尽是苍茫。屏风只有半人高,只能挡住小半的光,薛延牵着阿梨的手,头往后靠在墙壁上,脑中混混沌沌想着事,不知不觉竟然睡着。
他做了个梦,很短,是阿梨来家的那个晚上。
她穿着阿嬷的旧袄子,小脸莹白白,蹲在地上温酒,满屋子都是桂花的香气。他闯进去,将阿梨吓了一跳,她惴惴不安像只兔子,捧着酒瓶与他说,“你便就先歇着吧,我去厨房找阿嬷来。”吴侬软语,唇角浅浅梨涡。
薛延像是游离在这世界之外,他站在一边,看着梦中的那个自己抢了阿梨手中的瓷瓶,狠狠掷在墙上,骂她“滚”。
薛延想要阻止,但是一切都不受他控制,这个梦如同记忆的回放,让他清楚地看见自己以前有多糟糕、有多坏。
他看着阿梨手抚着心口,被他骂的慢慢红了眼眶……
薛延悔的像是要死了一样。
薛延想,如果还能回到最开始的那一天,他打死也不会在阿梨还听得见的时候,对她说那么多难听的话。
这个梦一点也不好。
再醒过来的时候,薛延盯着壁上的那点烛火,好半晌没有缓过神来。恍惚中,他好似还处在家中的那方暖炕上,喝酒喝得头晕眼花,阿梨站在一边,很轻柔地哄他喝蜂蜜水,她脾气总是很好,无论他多过分,也不会凶。
薛延第一次这样恨自己。他甚至自虐般地开始想,如果当初他不那么混,阿梨没有那样劳累辛苦,是不是也不会病成这样?
如果现在躺在那里的那个人是他,那就好了。
旁边地上有个药童用来挑药材的小马扎,薛延把它搬过来,他坐上去,高度正好,恰面对着阿梨的脸。薛延端着茶杯,用指头蘸着温水,轻柔地往她干裂的唇上涂,他做的很小心,似是穷尽了毕生的温柔。
屏风后自成一方天地,屋内安静,只有药童抓药时候的窸窸窣窣,和烛火偶尔炸开的声音。这样的环境中,脚步声响起的极为突兀,里间慌慌张张跑出来个年轻大夫,唤道,“师傅,师傅,那胡公子淌了鼻血了!”
姜大夫正往嘴里扒最后一口冷饭,闻言,急忙忙站起来,问,“好好的,怎么就流血了,可是哪里出了内伤?”
年轻大夫说,“不是,就只皮肉伤而已,但是他吃多了参片。”
姜大夫皱眉,掸掸袍子往内屋走,问,“吃了多少?”
那大夫掰着手指算了算,道,“四片半罢。”
“胡闹!”姜大夫气得胡子要翘起来,“你也不怕给他吃晕过去!”
年轻大夫唉声叹气,“不是我要给他吃的,胡公子他来抢的。”
胡公子。薛延微微偏头,看向二人走去的方向,神情莫名。
阿梨嘤咛一声,似是觉得冷了,往毯子底下又缩了缩。薛延忙转回头,将外套脱下来盖在她身上,安慰地抚了抚她的脸。
阿梨蹙着的眉渐渐松开,又沉沉睡去。
里间的吵闹声还在继续,大多是胡安和在据理力争。
他道,“吃几片参又怎了,我又不是不给钱。这东西对身子好,我昨日损了元气,是该好好补补的。”
姜大夫无可奈何地劝,“凡事总要有个度,人参再好,吃多了也是毒,何况你是皮肉伤,抹几天药便也就好了,没什么大碍的。若是你觉得身子虚,我便再给你开几味补气血的药,你喝那个便成。”
胡安和拧着眉,“人参不补气血吗?”
姜大夫有些生气,“我说过,凡事有个度。”
胡安和是个惜命人,平时好说话,一遇见关乎他性命的事便开始胡搅蛮缠,又道,“我多补些,把以后几年的份儿给带出来,岂不是一劳永逸?”
年轻大夫左右看看,想要打个圆场,胡安和又“嘶”的一声,问,“姜大夫,您快来帮我瞧瞧,我这鼻血怎么就止不住了?失了这么多血,我得再吃多少参片才能补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