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一旁观看的少年拍手称赞,“珊林好箭法,看来今晚这顿得我请了!”
收弓递与一旁的小太监,福隆安朗笑着摆手,“五阿哥谬赞,咱们兄弟不分彼此,谁请都一样!”
恍然听到下人的请安声,福隆安回头一看,但见景越正朝这边走来,福隆安笑着招呼道:“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方才五阿哥还跟我说,晚上要吃鹿肉,预备派人去请你,你倒是不请自来!”
永琪身后的小允子躬身笑道:“景五爷定是心疼奴才,舍不得奴才跑腿儿才提前到来。”
景越笑应道:“怪不得下午一直打喷嚏,原是你们在念叨。”
到一旁净了净手,永琪不忘恭贺,“听闻伯父又打了胜仗,果真是骁勇善战,解了皇阿玛的后顾之忧。”
这赞许让人感到骄傲,但景越可不敢替父亲独揽,“这功劳也不是我阿玛一个人的,参赞大臣富德,还有珊林的堂兄明瑞皆是有功之臣,功高劳苦,不容忽视。且霍集占尚未捉到,仍需努力。”
提及此,福隆安十分羡慕,“希望有朝一日咱们也能有机会上战场,为国效力!”
说笑间众人来到流霞阁中,远眺夕阳,品茶阔论,今夜无风,晚宴便摆在院中,找来御厨亲自烧制鹿肉。
席间景越终是忍不住,放下筷子问福隆安,“最近你可有找过四公主?”
抿了口酒,福隆安又立即夹了口菜以缓解辛辣之感,“没啊!好像个把月都没瞧见她了,怎么?有什么问题?”
既想问话,必得先言明,景越便把前两日的事说与他听,福隆安闻言眸光顿亮,“她当真要退婚?”
如果永琪没看错的话,他这神情并不是紧张担忧,好似是……很期待?
作者有话要说: 福隆安,字珊林。关于傅恒嫡妻的姓氏,有史可考的有两种,一种是瓜尔佳氏,一种是那拉氏。本文设定的是那拉氏,也就是康熙朝宰相明珠的曾孙女,那拉氏的祖父揆叙与纳兰容若是亲兄弟。
☆、第三章
景越也觉得他的表现有些太明显,“皇上没应,你别高兴得太早。”
仔细品这两句话,永琪总觉得他二人有事相瞒,“珊林,你就这么想退婚?”
顿感失态的福隆安借口道:“这不是公主的意思吗?我可没说什么。”
无心用膳的永琪放下筷子,琢磨再三,甚为不解,“容璃的心思再浅显不过,无缘无故,她不可能退婚。”
景越也是这个意思,是以才怀疑福隆安,“你可是找她说了什么,她才会如此。”
福隆安大呼冤枉,“我真没找她,几乎日日都与五阿哥在一处,他可以替我作证。”
永琪可不作保,撇清自己,“晚上我就不晓得了。”
这是什么话?被质疑的福隆安委屈挑眉,极力澄清,“晚上我总不能去找公主吧?纯贵妃不得打断我的腿!”
眼看着两人都怀疑他,福隆安再次竖指保证,“我真没找她,也没说什么话,八成是她自个儿有心思,不愿嫁我,才想退婚。”
“她的心思都在你身上,倒是你……”
话说一半,想起五阿哥在场,景越生生忍住,永琪敏锐的察觉出异常,当即追问因由,“怎么……不会是珊林有什么心思吧?”
福隆安默不作声,自斟一杯,永琪越发觉得有鬼,“咱们还是不是兄弟,你们居然合伙瞒我?不想说便罢,我走就是。”
假意起身,果然唬住了他们,福隆安忙拉他坐下,犹豫再三,终是开了口,“也不是故意瞒你,主要因为你是容璃的兄长,怕你知道后替她抱不平,又要训我,是以才一直没提。”
“到底什么事,明说从宽!”
看他有些为难,景越便替他说了,“珊林他有心上人,是于师傅的女儿。”
能这么称呼的,似乎只有一个人,“你是说,咱们上书房的总师傅,翰林院掌院于敏中?”
眼看瞒不下去,福隆安只得点头,又灌下一杯,轻声应道:“正是。”
亲耳听到他承认,永琪这才恍然大悟,“可你已然被皇阿玛封为和硕额驸,怎可喜欢旁人?”
福隆安并不认为自己有错,“我跟于姑娘前年就已相识,在皇上赐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