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122)

  姜玉姝只能答应,“我明白。”

  “老余,带上你的人,今晚都歇在我的下处,咱们好好儿叙叙旧。”庄松在偏僻山村待久了,十分憋闷,热情招待县里朋友,愉快道:“走吧,请!”

  “请。”众官差便跟随庄松走了,有说有笑。

  暮色中,留下一地郭家人面面相觑。

  姜玉姝满腹疑团,却责无旁贷,招呼道:“既然来了,从此便一同屯田。都别杵着,快进屋!三弟,走啊。”

  “嗯。”郭弘哲提着一个包袱,弯着腰,低头上台阶,风一吹,他洗得泛白的青袍晃荡荡,瘦弱得撑不起袍子。

  “公子,慢点儿。”亲信小厮名叫胡纲,年仅十三岁,黑瘦黑瘦的。

  郭弘哲点点头,一路走,一路悄悄打量二嫂神色,生怕遭嫌弃。

  “来,包袱给我。”姜玉姝刚伸手,回过神的翠梅却抢着接过了病人的行李。

  其实,姜玉姝早知长平会来人,但万万没料到、婆婆竟派出天生病弱的庶子!

  她百思不得其解,暗忖:三弟天生患有心疾,最忌担惊受怕,赫钦兵荒马乱,他如何待得住?万一遇见危险需要逃命,他肯定还没我跑得快……

  无奈人已经来了,而且是经长平卫指挥使、长平县衙和赫钦县衙层层批准上来的,退无可退。

  郭家又欠了穆康的人情,断不宜频繁打扰尊长,草率耗费世交情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思及此,姜玉姝不得不振作,安排道:“家里人远道赶来,想必辛苦疲累。周延、邹贵,你们快收拾屋子,安顿他们住下。翠梅、小桃,你俩去厨房帮忙做饭。”

  “是。”

  姜玉姝从翠梅手中接过包袱,引领道:“三弟,你随我来。”

  郭弘哲局促颔首,指尖呈淤紫色,明显正在发病。

  须臾,“吱嘎“一声,姜玉姝推开正房门,“快进来坐。”

  “这、这是……?”郭弘哲停在门槛外,好奇扫视整洁雅致的卧房。

  姜玉姝把包袱搁在桌上,解释道:“这是你二哥的屋子,他军务繁忙,至今才歇过一晚。农家小院,卧房少,今后只能委屈你住在这儿了,兄弟俩挤挤。”

  “不、不委屈!”郭弘哲迈进屋里,紧张之下,脱口而出道:“这已经很好了,比长平县好多了。”

  好多了?看来,他在长平过得并不顺心,很可能十分糟心。

  姜玉姝不动声色,温和道:“别老站着,坐。”说话间,潘嬷嬷奉上茶水,周延妻端来热水和帕子。

  “先洗洗手、擦把脸,然后坐下喝茶。”姜玉姝发觉对方一直在观察自己的脸色,纳闷之余,尽力放软了态度。

  郭弘哲规规矩矩的,言听计从,洗手擦脸,刚想坐下喝茶,却仓促站直了,腼腆道:“二嫂,你也坐。”

  姜玉姝摇摇头,笑道:“不了,我得去厨房看看。三弟,无需拘礼,等吃完晚饭咱们再细聊,如何?”

  “好。”郭弘哲连连点头。

  姜玉姝叮嘱道:“小胡,照顾好他。”

  “是!”胡纲喝水解了渴,快速整理行李,勤勤恳恳。

  片刻后·马厩旁

  夕阳已坠入西山,暮色沉沉,风沁凉。

  姜玉姝耐着性子,严肃道:“方大夫,我并非逼问,而是不得不问清楚,事关病人,请你如实相告。”

  “唉哟。”方胜愁眉苦脸,暗中叫苦不迭,不时偏头看厢房与堂屋,为难道:“府里的家事儿,我是真不太清楚!您若想打听,还是问胡纲吧,那小子伺候三公子多年,许多事儿都知情。”

  姜玉姝倍感头疼,略一思索,正色道:“你误会了,我没想打听家务事,只是想问问病人的病情。我虽不懂医术,但刚才观察三弟的气色,他似乎旧疾复发,对吗?”

  “对。”方胜一声长叹,犹豫半晌,支支吾吾,最终自个儿憋不住了,无奈告知:“其实,半个月之前他就发病了!当时,我立刻用早年御医给的方子救治,病人服药后渐渐好转。谁知,二公子忽然来信,请老夫人加派人手上赫钦,他一听,当即表示乐意北上!”

  姜玉姝疑惑问:“奇怪。三弟乐意,老夫人就准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