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198)

  亲信小厮同时叹气,忧切看着公子,无计可施。

  裴文沣心力交瘁已久,夜里无数次辗转难眠,魔怔了一般,思绪混乱,推测道:“仔细想想,翠梅恋着郭家小厮,心偏了,嘴也偏了,想必平日没少劝姝妹妹认命,或者教唆姝妹妹冷落我。否则,她为什么一直不敢抬头看人?分明做鬼心虚!”

  夏夜炎热,月色皎洁。

  姜玉姝沐浴后,待在房里静坐沉思,直到潘嬷嬷叩门,请示问:“晚饭已经好了,您看该怎么安排?”

  “难得有客人登门,而且是贵客,晚饭自然摆堂屋。”姜玉姝不得不振作,正色问:“三弟呢?他年纪不小了,应该多琢磨琢磨待客之道。”

  “他已经在厅里了。”潘嬷嬷面色如常,笑眯眯。

  三弟,对不起了。姜玉姝早有打算,揉了揉额头,蹙眉说:“嬷嬷,我有些头疼,就不出去吃了,烦请你和阿哲好生招待客人。”

  她并非胆怯,而是不忍目睹表哥情不自禁地流露关怀——他以为自己在关心表妹,实际却是面对一个陌生人。

  陌生人之间,无旧可叙,少碰面为妙,相忘于江湖更好。

  潘嬷嬷一惊,信以为真,忙问:“头疼?要不要紧?我去叫方胜——”

  “别!我不用看大夫,只是累,睡醒一觉就好了。”姜玉姝摆摆手。

  潘嬷嬷便会意了,慈祥问:“那,晚饭给您端房里吃?”

  姜玉姝立即点头,忙活一整天,饥肠辘辘。

  “好!”潘嬷嬷乐呵呵,欣然嘱咐:“等会儿,我马上叫翠梅端来,你俩一块儿吃,有个伴。”

  姜玉姝点头如捣蒜。

  于是,堂屋里仅两人相对,一主一宾,并周延和潘嬷嬷在旁照料。

  桌上摆着杂粮饭、小米粥、烧兔肉、腊鸭、烩干菌菇,以及几道清炒瓜菜,在偏僻刘村,堪称丰盛。

  裴文沣生在江南书香门第,虽非大富大贵,但身为嫡长孙,他深受长辈疼宠,衣食住行样样精致,自幼没受过什么苦。

  他扫视饭菜,一阵阵地心疼,暗忖:姝妹妹在闺中时,山珍海味尚且咽不下几口,如今竟是过这种苦日子……

  “招待不周,还望裴大哥多见谅。”郭弘哲端坐致歉,头一回独自待客,而且是招待如此特别的客人,他难掩紧张,生怕失礼。

  裴文沣比对方年长六七岁,虽憎恨郭弘磊,却不屑为难其兄弟。他神色平静,客气答:“哪里?其实是我这不速之客,给你家添麻烦了。她呢?怎么还不来用饭?”

  “哦,“郭弘哲心知肚明,“我二嫂头疼,正在歇息。”

  “头疼?”裴文沣一愣,暗忖:想必她是伤心,或哭红了眼睛,不便露面。

  郭弘哲彬彬有礼,“家里有大夫,她不会有事的。裴大哥,请用饭。”

  “请。”裴文沣食不下咽,碍于礼仪,勉强用了一碗粥。

  饭毕,潘嬷嬷给客人上茶,却给郭弘哲端了一盅羊奶。

  裴文沣发现了,诧异瞥了两眼。

  “咳,这是羊奶。”郭弘哲很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二嫂非叫我天天喝一盅,说是强身健体。您也尝尝?加了榛子粉和桂花的,不膻。”

  二嫂?

  姝妹妹本该是我的妻子,而不是你的嫂子!

  裴文沣听着刺耳极了,憋屈窝火,却不便对孱弱少年发作,隐忍答:“不了,我喝茶。”

  好几头母羊同时下崽,新鲜草料养着,奶多,天天能挤一瓷壶。

  但多半人嫌膻,不爱喝,常央求小桃蒸成酥酪吃。

  姜玉姝待在房里,搅了搅热气腾腾的鲜羊奶,喝着喝着便发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唉。”翠梅在旁剥山栗子,剥了却搁在茶杯里,吃不下,“表公子什么时候走?”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姜玉姝摇摇头,“我没细问,免得像是逐客。但他现管着巡捕和缉盗,公务繁忙,应该待不了多久的。”

  “说实话,我希望他快些走,待得越久越麻烦,我真怕他忍不住,当众闹得难堪。”翠梅不无担忧。

  “……我也怕。”姜玉姝托腮,盯着羊奶发呆。

  愁归愁,农忙时节,必须天天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