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517)

  “明白!”郭煜点头如捣蒜,满怀期待,莫名斗志昂扬。

  姜玉姝等人忍笑旁观,末了,催促道:“早点启程,一路小心。”

  “二哥,多保重!”

  “唔。”郭弘磊叮嘱一番,又捏了捏儿子脸颊,上马扬鞭,率领随从远去。

  数日后·再度送别

  厅内,王氏高坐上首。

  “爹爹,”龚宝珠扁扁嘴,泪花闪烁,啜泣问:“娘到底什么时候回来?你能不能不走?”

  龚益鹏抱着女儿,依依不舍,强忍离愁与伤感,哄道:“你娘出远门探亲去了,耐心等一等,将来,还、还会有娘的。”

  女童听不懂弦外之音,乖巧答:“嗯,珠儿听话。”

  “乖孩子!”

  龚益鹏把女儿交给奶妈,朝王氏下跪,磕头道:“多谢伯母宽宏谅解!烦请诸位,再关照宝珠一阵子,我会尽快安家立业的。”

  “急什么?有些事,急不得。”

  王氏虑及自己错保媒,怕龚家埋怨,和蔼说:“起来,快起来。你之前想把女儿带去庸州,我不赞成,到时谁照顾孩子呢?横竖宝珠已经住习惯了,三个孩子十分要好,就让她留下。除非你不放心。”

  “哪里?您千万别这样说,小侄惶恐,只是怕给您添麻烦而已。”龚益鹏被郭弘哲搀起,他年轻力壮,却被一连串打击逼得冒白发。

  姜玉姝暗感同情,尚未开腔,却听龚益鹏恳切道:“阿哲、轩弟,那件事我已经安排好了,但我即将远赴庸州,还望二位贤弟留意庵堂动静,如果出了事,请及时写信相告。”

  “我们会留意的。”兄弟俩谨慎应答。

  自此以后,王巧珍逝世,其心腹侍女被调去刘庄,廖小蝶被幽禁庵堂,府里冷清多了,下人背地里议论纷纭。

  幸而,郭家迅速张罗买宅一事,姜玉姝责无旁贷,带领管事和两个小叔子,休沐时跑遍全县城,白天挑选,晚上拿着图与王氏商议,忙碌且热闹,慢慢冲淡了阴郁之气。

  一晃眼,入冬了。

  十月中旬,西北开始下雪,到冬至时,已是冰天雪地,边塞一片白茫茫。

  赫钦郊外山中·庵堂

  “嘶,好冷!”

  “这阵子,阿廖终于不再哭喊咒骂,总算睡了几晚安稳觉。”

  两名中年尼姑,一高一矮,穿着洗得发白的棉袄,抄手拢袖,瑟瑟发抖,边走边议论。

  她们口中的“阿廖”,便是廖小蝶。

  庵堂清苦,毫无乐趣,尼姑们并非都甘愿修行,其中不乏来混口饭吃的。高者问:“你说,她是不是疯了?”

  矮者答:“一时疯癫一时清醒,刚进来就那样了,动辄发怒,怨气冲天,泼辣得很。想必是犯了大错,才会被休弃。”

  “唉,一个毁容的瘸子,脾气又坏,老想逃跑,逼得师父把她关起来。难怪被男人抛弃。”

  高者唏嘘说:“她几乎天天写信,师父吩咐,统统帮她寄出去,起初常有回信,后来渐渐少了。前阵子,你猜她收到了什么回信?从那以后,她才老实认命了的。”

  “什么?少卖关子,快说来听听!”

  高者透露道:“昨天轮到我送饭,阿廖又发疯了,念念叨叨‘负心汉、抛弃结发妻子、不得好死、转眼就再娶’什么的。”

  “哦?”矮者恍然大悟,清脆一拍掌,“莫非、她男人再娶了?”

  “多半是。不奇怪,听说她有个女儿,男人总得娶妻,打理家务、照顾孩子。”

  她们边走边聊,快步走向厨房,喜滋滋说:“哈哈,今天是冬至,有饺子吃!”

  “可惜是素馅的。”

  “嘘,小心被师父听见,撵你走,下山喝西北风去。”

  两人有说有笑,渐渐走远。

  半个时辰后

  另外一个尼姑拎着食盒,走近一间上锁的屋子。

  她掏钥匙,开锁,推门便说:

  “阿廖,今天是冬至,有饺子吃喽!”尼姑一抬头,竟看见两只鞋,呆呆顺着鞋往上看:

  廖小蝶几次逃脱未果,被幽禁得发疯,半夜悬梁自缢,尸体早已经冰冷。

  尼姑笑脸一僵,手一松,食盒落地,趔趄后退,惊恐大叫:“啊——来人,快、快来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