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53)

  郭弘磊点点头,“按律,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男人充军,其余人屯田。穆将军是父亲故交,现任西苍长平卫指挥使,经商议,男丁将去投西苍卫。你们则待在州城,由表姐夫安排屯田事宜。”

  “老夫人非常信任表姐夫妻,已认定郭家将被分到西苍城郊屯田。”姜玉姝搁笔,话锋一转,却道“但依我猜却未必然。”

  “哦”

  姜玉姝吹了吹家书未干的墨迹,娓娓分析道“庸州被北犰敌兵屠杀十余万人,为了充实边塞,朝廷责令众多流犯前来西苍。如今战火未息,越往北越危险,人心惶惶,百姓纷纷南下避难,流犯却身不由己。因此,可想而知,略有权势的流犯便会打点官府,力争待在安稳之地屯田。”

  “此乃人之常情。”郭弘磊铺纸,低头给舅舅写信,“即使沦为流犯,也会尽力保护自家老弱妇孺。”

  姜玉姝直言不讳道“所以嘛,僧多粥少,表姐夫虽是知州,却也不一定能帮忙。况且,靖阳侯府先时显赫,因着贪墨案败了名声,恐怕不少人正等着践踏咱们呢。”

  “你怕不怕”

  姜玉姝头一昂,“怕有何用走一步看一步”

  郭弘磊赞赏一笑,冷静道“天无绝人之路,到时大不了另想办法。”

  “正是。”姜玉姝心思一动,怀着好奇,字斟句酌地问“哎,我曾几次听你聊起穆将军和表姐夫,却从未听你提廖表姐,难道不熟悉吗”

  郭弘磊当即皱眉,转瞬又舒展,淡淡答“交情浅,称不上熟悉。”

  姜玉姝目不转睛,微笑问“奇怪,听说表姐寄居侯府多年,你们之间居然不熟悉”

  墙边不少人已入眠,鼾声里,郭弘磊简略答“男女七岁不同席。表姐当年投奔来时,已经是大姑娘,我却正忙于功课,极少碰面,即使见面也没什么可聊的,”

  姜玉姝点点头,顺势问“那,表姐夫呢”

  “他是父亲同僚之子,中第后请父亲帮着谋了个县令的缺,如今已升为知州。”郭弘磊耐性十足,“虽是平辈,可龚兄年长十岁,从前我年纪小,与他聊不到一处,故也不甚了解。”

  “原来如此。”姜玉姝眸光水亮,暗忖看得出来,他不喜廖小蝶思及此,她松了口气,心生愉悦,轻快道“行啦,不愁了,一切等到达西苍便明朗。后天早起赶路,你有伤在身,快去歇息,养精蓄锐”

  六月初五,天刚亮,驿所内外便热闹起来了。

  张峰挑了几个强壮驿卒暂补已逝同伴的缺,押解犯人继续北上。

  “意外休整了三天,绝不能再耽搁。别磨磨蹭蹭,赶紧坐好”负伤的官差和犯人无法步行,他不得不多弄了几辆板车,催促道“仅剩两百多里路,快走”

  车轮吱吱嘎嘎,数日后的傍晚,一行人风尘仆仆抵达西苍。

  置身于陌生边塞,郭家人走向城门,百感交集,忐忑不安。

  “终于到西苍了”姜玉姝盯着城门,内心五味杂陈,“咱们足足走了三千里路”

  郭弘磊缓缓道“可算到了。”

  “二哥,”郭弘轩迷茫扫视四周,眼眶忽然一热,泪花闪烁,哽咽道“我真想回家。”

  众人一听,顿露悲伤之色,哀切低落,步伐沉重。

  郭弘磊拍了拍胞弟肩膀,劝慰道“别伤心,有朝一日,我们总会回去的。”

  这时,几名官差从板车上拎起细铁链,抖开整理。张峰清了清嗓子,心平气和,吩咐道“要进城了,老规矩,除重伤患之外,把其余犯人锁上。”

  “是。”

  仍是两根铁链,仍是郭弘磊率先挺身而出。

  但当姜玉姝身形一动时,郭弘轩却擦干眼泪抢步上前,铿锵有力说“来,锁我”

  郭弘磊朗声道“好”

  紧接着,郭弘哲也挤上前,伸手道“序齿该是我先。四弟,让让。”

  “三哥,上次进城时是你先,这次理应让给我”说话间,郭弘轩主动捞起铁链,熟练锁了自己的手腕,令众官差哑然失笑。

  “轩儿唉。”王氏欲言又止,心酸难言。

  姜玉姝欣然赞道“两个弟弟愈发懂事了,敢于担当,这很好。”

  “家逢巨变,真是苦了孩子们了。”王氏摸了摸孙子脑袋,险些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