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姜玉姝讪讪否认,“我只哭了那一次而已,绝对没有‘经常’。”
郭弘磊吻了吻她的额头,满腔喜悦,“龙凤胎,亲戚朋友不知多羡慕我。夫人真是受苦了。”
“三个孩子,你觉得够不够?”姜玉姝悬着心,不可避免地担忧,黯然告知:“我、我今后,很难再怀孕了。”
郭弘磊已经知晓一切,郑重其事答:“够了,足够了。”
“嗯。”四目对视,姜玉姝悄悄放下心,暗忖:如果是重视子嗣的男人,妻子不孕,他可以理直气壮地纳妾,妻子毫无反对的理由……万幸,他不是那种人。
郭弘磊告知:“对了,朝廷命令你九月之前赴任,接替孙捷。”
“九月?”
“好!到时我的身体应该恢复了。”姜玉姝想了想,好奇问:“哎,孙大人升迁了吗?”
“凭着润河河道的功绩,他迁了,但没升,调去别处当知县,算是得偿所愿。他害怕战祸,一直想离开图宁。”郭弘磊剑眉拧起,“而你,却从清闲的军储仓特使,变成了穷困边县的知县。”
姜玉姝心潮激荡,斗志昂扬,“真没想到,朝廷竟如此看得起我,信任委以重担,我要是干得不好,可就辜负朝廷的期望了。”
“走一步看一步。”郭弘磊无可奈何,“我在图宁卫——”
姜玉姝摩拳擦掌,“咱们互相关照!”
“好。”
与此同时·都城皇宫
金碧辉煌的殿堂,高大宽敞,整洁庄严。
九皇子昂首阔步,迈进书房,略躬身唤道:“皇兄!”
“来了?坐。”嫡长皇子赵湛,现已是太子。他放下奏折,疲惫揉捏眉心,温和问:“见过父皇和母后了吗?”
九皇子落座胞兄下手,“刚请安回来,陪父皇下了两盘棋,陪母后赏了一会儿花。”
“好,正应该如此,多陪伴长辈,多尽孝心。”太子惯常板着脸,不苟言笑,叮嘱道:“别急着出宫,待会儿一起侍奉父皇用膳。”
“行呐!”
天气炎热,殿堂内却凉风习习,太监们毕恭毕敬地打扇子。九皇子品茶,吃冰镇果子解闷,至晌午时,提醒道:“该用午膳了,还没忙完吗?”
“略等会儿。”太子专注批阅奏折,眉心皱成一道“川”字,凝重道:“西北总是多事。”
九皇子关切问:“西北又出什么事了?”
“干旱,秦州、普釉两地粮食歉收,请求朝廷赈济。”
九皇子领了个闲职,偶尔上朝只是应卯,疑惑问:“番邦进贡的粮食,名叫土豆的,已经好几年了,据说耐旱,而且容易丰收,至今还没流传开吗?”
“全新的东西,再如何好,流传总需要一段时日。何况是庄稼,种一两轮,一年便过去了,尤其慢。”太子了然于胸,顺口谈起:“目前,土豆盛产于西苍,流传向周围,庸州栽种颇多,各地收成相差较大。”
“但流传向别处时,收成就难以预料了,毕竟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一说。”
九皇子赞同颔首,想了想,提议道:“那个姜氏,不是擅长侍弄庄稼吗?既然查清她并未贪赃枉法,何不派她去扭转粮食歉收之地的局面?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嘛。”
“她已经是知县,极破格了,能否胜任尚未可知,哪儿有精力管更多?她又没有三头六臂。”
九皇子夸道:“横竖已经破格任用女官,不在乎再破一破,皇兄唯才是举,足以显示您的眼光与魄力,佩服佩服!”
太子含笑合上奏折,笔尖点了点胞弟,旋即搁笔,不疾不徐说:“我原本考虑:任用女官,终究不太合规矩,索性顺着弹劾除其名,免生无谓的枝节。”
“那为什么改变主意了?”
“根据派下去的人呈上的供词,以及暗中搜集的消息来看,姜氏算有几分真本事,勤恳为公,热诚为民,分内尽职尽责,分外也办成了几件实事,粮食作坊、筹划运河等等。故决定,给她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本宫倒要瞧瞧,女官究竟能出色到什么地步。”
“一个女人,那么有干劲,稀奇!”九皇子饶有兴趣,“她有几分能耐?我也好奇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