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584)

  “但愿如此。”姜玉姝扭头,望了望窗外天色,头疼道:“再说说第二件大事。县学被敌兵烧毁了几年,至今仍是一片废墟,官府难辞其咎,再拖下去,怎么向学政大人交代啊?”

  “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府变不出银子,能否尝试号召本地富商、乡贤等人物捐资建造?各位觉得呢?”

  黄一淳率先答:“此乃惯常做法。乡贤一贯注重乐善好施的名声,富商通常也乐意花钱把名字刻上功德碑,只是……捐多或捐少,就不好说了。”

  “对!功德碑,流芳千古啊,富裕的乡贤和商人想必愿意捐资。”闻希毕恭毕敬,见缝插针地奉承:“县尊仁慈爱才,为了能让生员早日搬进新学堂,殚精竭虑,实乃图宁之福。卑职佩服!”

  其余小吏纷纷附和,大拍马屁,此情此景,黄一淳以往不太吭声,此刻却由衷说:“确实,佩服!”

  姜玉姝听多了,神色沉静,温和嘱咐:“此事交给县丞负责。记住,咱们只能号召,千万别强人所难,不急,你慢慢筹措,先主后次,一步一步地建,遇见麻烦随时上报。”

  黄一淳站起,恭谨表示:“下官明白。一定小心处理,尽早拟出章程给您过目。”

  姜玉姝满意颔首,起身捶捶酸疼后腰,吩咐道:“今天就商议这么多,散了,各自忙去,有事再议。”

  “是。”众小吏起身,躬身告别,各自忙碌。

  李启恭原本经常故意落在最后,绞尽脑汁搭讪,但今天,他因为没当上作坊管事,郁懑不乐,悄悄朝姐夫使了个眼神,两人早早走了。

  久坐腰疼,姜玉姝习惯去庭院散散步,活动筋骨,边走边思考。

  不消片刻·庭院花木丛中

  小厮远远尾随,翠梅在旁陪伴,姜玉姝沉思前行,无心欣赏深秋风景。

  “哎呀,哈哈,柿子越来越红了!”翠梅一溜小跑,停在高大柿子树下,仰望高处果子,“好多呀,得有几百个?”

  姜玉姝随口说:“喜欢吃就摘呗。”

  “现在还不够成熟,等过阵子的,更甜!”翠梅和小厮兴致勃勃,商量该如何摘果子。

  姜玉姝任由随从叽叽喳喳,自顾自散步。

  下一瞬,她绕过假山,抬眼,意外发现了黄一淳。

  对方明显在等候自己。

  “黄大人,”姜玉姝定定神,“有什么事?”

  黄一淳欲言又止,使劲捏住袖筒里的旧信,深秋时节,他却冷汗涔涔,掌心冒汗,浸湿信封一角。

  “瞧你这副紧张的模样,难道出什么大事了?”

  “下官、下官有、有——”黄一淳嗓音发颤,警惕环顾四周,喉咙仿佛被无形的手掐住了。

  姜玉姝逐渐神色严肃,审视对方,“怕什么?若是公务,不准隐瞒。若是私事,亦可直说,衙门能帮则帮。”

  黄一淳犹豫半晌,最终狠狠咬牙,猛地一抽,亮出暗藏已久的旧信——

  第218章 秘密检举

  县衙议事厅外,庭院宽敞, 栽种了众多花木, 仆役天天打扫, 却扫不净不断凋零的黄叶,甬路处处铺着落叶。

  假山旁, 黄一淳紧张得嘴唇泛白,额头冒汗,慌慌张张,突然从袖筒里掏出旧信,一改素日沉稳甚至温吞之态。

  姜玉姝毫无防备, 见对方明显咬牙狠心掏袖筒的动作, 莫名觉得像是掏武器——他想干什么?掏匕首吗?刺杀知县?

  电光石火间,她惊疑不定, 本能地害怕,仓促后退避开, 岂料一脚踩中一颗石子儿,身体歪斜趔趄,脱口惊呼:

  “啊——”

  霎时, 围着柿子树数果子解闷的随从听见了,心腹小厮邹贵一惊, 拔腿就跑,边跑边说:“不好!是夫人的嗓音。”

  “出什么事了?”翠梅诧异不安。

  另外两个是护卫,跑得更快,“去瞧瞧才知道!”

  转眼间, 随从们火速赶到,却看见:

  “这座假山久经日晒雨淋,风化了,经常会滚下小石子儿,冷不防踩中便鞋底打滑,大人要当心。”黄一淳早已藏起旧信,侧身对着知县随从,强自镇定,关切问:“没扭伤脚踝?”

  上下级面对面,相距三五米。

  姜玉姝垂首,跺了跺鞋子,摇头答:“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