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628)

  姜玉姝忍笑旁观,“头冠镶嵌了玉石,鲜艳或有光泽的东西,小孩子都喜欢。”

  下一刻,睡醒午觉的郭烨小跑找来,二话不说,双手抱住母亲的腿。

  “嗳哟,”姜玉姝弯腰,抱起还不到自己大腿高的长子,关切问:“怎么啦?扁着嘴,没睡醒吗?”

  郭烨揉揉眼睛,低落问:“娘,嬷嬷说,你和爹爹,明天又要出远门,对吗?”

  孩子的“又”字,令姜玉姝一阵难受,落座榻沿,解释道:“爹娘要去图宁办事,一有空就会回家的。”

  “我也想去。”郭烨窝在母亲怀里,顺手揪了揪旁边弟弟的头发。

  郭炅懵懂扭头,挪动胖嘟嘟的脚丫子,走向兄长。

  “你不能去。”郭弘磊叮嘱道:“你得待在家里,陪弟弟妹妹玩耍。”

  虽然聚少离多,但郭烨本能地依赖父母,央求问:“那,我带上弟弟妹妹,大家一起出去玩,可以吗?”

  姜玉姝摇摇头,“爹娘不是去玩。而且,图宁太远了,不方便带小孩子。”

  郭烨扁扁嘴,不说话了,下巴搁在母亲肩膀上,呆呆醒盹儿,闷闷不乐。

  做父亲的见状,威严承诺:“你在家若能乖乖听话,等我下次回来,带一套木质兵器给你。”

  “呀?”郭烨瞬间眼睛一亮,鲤鱼打挺似的跳到榻上,欣喜激动,“什么兵器?像哥哥那样的吗?”

  郭弘磊点点头,被三个孩子包围,大的激动追问,两个小的仍坚持摘头冠。

  “那,爹娘什么时候才有空回家?”

  郭弘磊严肃答:“说不准,总之,一有空就探亲!”

  “能不能快点儿?”郭烨满怀期待,恨不能立刻收到礼物。

  “我尽力。”

  姜玉姝见儿子变得高兴,转身继续收拾行李,感慨说:“千言万语,都比不上一份礼物。”

  郭弘磊虎着脸,“为父赏罚分明,你若调皮捣蛋,不仅没有奖赏,还得挨打。”

  “我听话,我一定乖乖的!”郭烨羡慕堂兄的木剑已久,迅速作乖巧状,卖力陪弟弟妹妹玩耍。

  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夫妻俩公务缠身,尤其郭弘磊,必须赶在期限之前回营,故次日一早,两人不舍地辞别亲人,启程离开赫钦,奔向图宁。

  四月下旬,土豆早已出苗,图宁田间一片绿油油。

  “驾!”

  车轮辘辘,驶向图宁。

  姜玉姝虽然会骑马,但细皮嫩肉,骑久些就磨破皮,因此大多坐在车里。

  晌午,她正迷迷糊糊睡着,忽然,脸颊被捧住了。

  “醒醒,到城门了。”郭弘磊右手拎着马鞭,左手抚摸妻子脸颊,低声说:“我赶着回营,就不进城了。”

  “嗯?”

  “哦!”姜玉姝困意消失,一咕噜坐直,脱口嘱咐:“你回营后一切小心,多保重。”

  郭弘磊吻了吻她额头,“知道。”两人耳语几句,于城门分别,她回县衙,他赶往营所。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后衙角门外。

  “夫人,到了!”车夫勒马。

  姜玉姝在车上睡了一觉,精神抖擞,轻盈跳下马车,快步往里走。

  不久,翠梅闻讯迎接,挺着五个月的孕肚,远远便欣喜呼唤:“夫人!”

  “唉,您可算回来了!”

  姜玉姝脚步一慢,“听你的语气,难道出事了?”

  翠梅小声答:“荆教谕死了!唉,他的学生过于悲伤,十分冲动,几次围堵黄县丞,求他主持公道。”

  “教谕死了?”姜玉姝停下脚步,惊讶问:“我走之前,他还好好儿的,怎么突然死了?”

  “仵作推测他是酒后失足落水,溺亡。”翠梅迫不及待禀告:“但有个证人,一口咬定,教谕是被人推进河里的,不是意外,而是谋杀!”

  “凶手抓住了没?”

  “没有。河岸没发现任何线索,证人根本没看见凶手的脸,官府无从着手追查。老教谕的学生,天天上衙门哭,要求严惩凶手,劝不听,赶不走,闹得很不像话。”

  第235章 传见暗卫

  午后, 天光亮堂堂。

  离夏季还远, 天不热,县丞黄一淳的官袍却汗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