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690)

  “风言风语?”

  “譬如‘图宁卫吃败仗’一类。”宋继昆面无表情。

  几个武官一听,立即流露忿怒之色。

  姜玉姝正色告知:“谣言啊?最近平息了不少。其实,区区风言风语,根本不值得在意,九成九的人都相信戍边将士是忠诚勇猛的,并且心存感激。”她话锋一转,顺势问:“况且,上回您不是说战况顺利、接连获胜吗?待大军凯旋,谣言自然烟消云散。不知……大军什么时候凯旋?”

  “唔,确实是接连获胜,目前已经剿灭敌方六个部落。”宋继昆暗中叹气:同时,我军的伤亡也不小。

  获胜!获胜!

  “可喜可贺,真是、真是可喜可贺,太好了!”姜玉姝大喜过望,激动握拳,由衷高兴之余,忐忑且期待,忍不住又问:“那,大军究竟什么时候回来?”

  宋继昆注视满脸焦急关切之色的女官,摆手以示安抚,能理解,却不能透露,严肃答:“这个不好说,到时你就知道了。”

  等了太久,人几乎要急坏了。姜玉姝难掩失望,眸光黯下去,望着指挥使,欲言又止,碍于厅内还有几个武官,最终恢复冷静,改为问:“第二件事,有关谣言吗?”

  宋继昆点点头,脸色沉沉,威严嘱咐:“外头的种种谣言,传得沸沸扬扬,十分不像话。前阵子,你提议由官府出面、把获胜的喜信宣扬出去,虑及当时战局不明朗,我们认为不宜张扬。但现在,战局算是明朗了,可以宣扬宣扬,给浴血奋战的英勇儿郎们正正名,以正视听。”

  哦,扭转舆论。姜玉姝振奋颔首,赞同表示:“唉,早该如此了!获胜是好消息,无论胜多少场,每一场都来之不易,都应该庆祝,都值得铭记!您放心,此事衙门早已经商量过了,已有可行的法子,稍后回去再琢磨琢磨,喜信过两天就能宣扬出去。”

  “好。”众将领纷纷露出笑容。

  “有劳了。”

  “应该的,衙门乐意效劳!”

  双方商讨片刻,忽有亲兵禀报指挥使,大声告知:“将军,有军情!”

  宋继昆歉意瞥了一眼知县,“传。”

  姜玉姝会意,把温茶一饮而尽,起身说:“如果没有别的事,我就告辞了,以免影响您处理公务。”

  “本来至少该留知县用一顿饭的,无奈眼下正忙……唉。”正事谈妥,宋继昆和颜悦色。

  姜玉姝毫不在意,“无妨,军情要紧,等战士们凯旋了,大家再宴饮庆祝也不迟。”

  “好!”

  姜玉姝垂眸,“诸位,告辞了。”

  “慢走。”宋继昆吩咐:“好生护送姜知县,送她回衙门。”

  “是!”负责接人的亲兵上前,仍负责送她回城,“大人,请。”

  不久·营门外

  “大人,请上马。”几个士兵接送过几回,已经习惯了女官喜欢骑马出行。

  姜玉姝摸了摸马脖子,却牵马步行,慢慢远离营所,含笑说:“宋将军刚才说,大军即将凯旋,恭喜恭喜。”

  作为指挥使的亲兵,他们消息灵通,早已经知道了,挠头憨笑。

  姜玉姝试探问:“拙夫郭弘磊,你们认识吗?”

  “郭校尉,当然认识!”

  “他还好吗?唉,每次一出征就音信全无,这次尤其危险,实在令人担心。”姜玉姝眉头紧皱,解释道:“刚才在议事厅,我看宋将军公务繁忙,不敢耽误他的时间,所以问问你们。”

  “啊?”几个亲兵面面相觑。

  “横竖快凯旋了,将军已经同意宣扬喜信,用不着保密了?”她深知将军的亲兵消息灵通,恳切问:“能不能告诉我一声?”

  “这、这……”

  他们犹豫不决,耳语商量,少顷,你一言我一语地告知:

  “对,保密令已经解除了。”

  “但您有所不知,我们是将军的亲兵,最近一直待在营里,并不了解郭校尉的具体情况。”

  “不过,听说,校尉屡立奇功,是此次进攻战中的统领。”

  “他已经派人送回来好几个捷报了。”

  她煎熬等候太久,不在乎丈夫是否立功,只关心其安危,紧张问:“他没受伤?唉,想必不可能不受伤,伤势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