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702)

  众小吏纷纷应“是”,有趁机想升的,有试探推荐的,有置身事外的,心思各异。

  县丞黄一淳提议道:“关于主簿一职,下官认为,吏房的杨涵不错,他——”

  “嘭~”突兀一声巨响,打断了官吏的商谈。

  所有人吓一跳,疑惑扭头看:郭弘轩靠着门板,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姜玉姝定定神,诧异问:“弘轩,出什么事了?”

  众目睽睽之下,郭弘轩不愿承认自己害怕,强挤出笑容,故作高兴地告知:“哈哈,好消息!我二哥回来了。”

  第262章 掌控全局

  “你二哥回来啦?”

  姜玉姝眼睛一亮, 顿时欢喜,情不自禁站起,旋即发现下属们注视自己, 瞬间不太好意思,清清嗓子,语气如常, “你们先商量着, 我去去就回。”

  众小吏心照不宣地一笑,纷纷点头答应。

  少顷·厅外

  郭弘轩忐忑不安,“嫂子, 怎么办?”

  “慌什么?他是你亲哥哥,镇定点儿!”姜玉姝好气又好笑, “他人呢?”

  “二哥刚回来,风尘仆仆一身汗, 正在洗漱更衣。”

  “所以你趁机溜了?”

  郭弘轩尴尬挠头, 苦着脸央求:“嫂子, 你答应帮我的,待会儿, 千万要帮我说说情。”

  “放心, 我说话算数, 说了帮你,就一定帮!唉,家务事,最好商量着解决。”姜玉姝叮嘱道:“我手头还有几件公事, 顶多半个时辰,我就回后衙。你先回去——”

  “不不!半个时辰而已,我可以等。”郭弘轩打定了主意,决定拉上救兵面对兄长,“我到凉亭里等,嫂子尽管忙去。”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姜玉姝叹道:“行,随你。”

  紧接着,她返回厅内落座,喝了口茶,继续讨论公务。

  “杨涵确实不错。”姜玉姝望着吏房小吏,“踏实勤恳,稳重细心,办事得力。”

  名叫杨涵的中年人立刻站起,躬身,毕恭毕敬表示:“县尊过誉了。惭愧,卑职才干平平,平日只是尽本分而已。”

  姜玉姝正色道:“能恪尽本分,已是难得,尽本分,便是尽职尽责,便是称职。”

  黄一淳由衷赞叹,“大人所言极是。”

  世上才华出类拔萃者,凤毛麟角,九成九的人皆平凡。平民百姓,除了运气和勤勉,还能靠什么脱颖而出?天道酬勤。

  她一贯欣赏正直勤恳的人,打量中年下属,温和说:“你为衙门效力七八年,前后在吏房三年,算是老资格了,办事没出过什么大岔子。因此,我才把闻希留下的一摊子乱账交给你整理。”

  “卑职正在整理,一定全力以赴、尽早交差,绝不敢辜负大人的信任!”杨涵获得赏识,感动感激又欣喜,干劲十足,期待能趁机升职。

  “嗯,很好。”姜玉姝含笑,满意颔首。随即,她话锋一转,严肃吩咐:“另外,关于万寿节的礼物,我仔细考虑过了,认为‘稳妥’最重要,干脆按照老规矩,还是送人参!”

  为官为吏,谁不喜欢稳妥?大部分官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众下属七嘴八舌说:“好,好主意!”

  “那就送人参,咱们图宁最不缺的名贵礼物,就是参茸等药材。”

  “往年一般寻九根上品老参,裹上红绸放进礼匣,就行了。”

  “送人参,是不会出错的。”

  ……

  图宁尚不富庶,姜玉姝也不擅长阿谀奉承,为了避免想拍马屁却不慎拍到马蹄子,索性求稳,定下人参作为皇帝寿礼。

  与此同时·后衙

  七月初,天气炎热。

  郭弘磊洗漱更衣后,端着茶,踱进小书房,发现房中空无一人,当即皱眉,扭头问:“老四哪儿去了?”

  小厮忙上前答:“四爷去前堂了,把您回来的消息告诉夫人。”

  “哦?他亲自跑腿报信去了?”

  小厮为难搓搓手,含糊告知:“那本该是下人的活儿,但、但四爷决定自己去。”

  “哼。”郭弘磊板着脸,十分了解胞弟,淡淡道:“哪里是报信?分明搬救兵去了。”

  心腹小厮想笑又不敢笑,飞快低头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