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742)

  衙役和民兵们手麻脚利,不多久,便把涉案村民的手腕捆得结结实实。

  姜玉姝见状,坚定下令:“立即带走,押回衙门!”

  “是!”

  顷刻后,官兵们骑马,持刀押送步行的犯人,慢慢回城。

  “路不平坦,大人,您慢些。”

  “唔。唉。”

  紧张奔波一场,姜玉姝吁了口气,疲惫说:“幸亏咱们来得还算及时,否则,十有八/九伤亡惨重。眼看快过年了,没想到又发生一起聚众斗殴案,府衙肯定会过问的,我真有些头疼。”

  县丞黄一淳尾随知县,直摇头,“唉,那种村民,无视官府告示,再次违抗官府命令,简直是刁民,刁民!不严惩不行。”他话锋一转,“大人,县牢恐怕不够用,关不下那么多犯人。”

  姜玉姝掏出帕子,抖了抖,蒙住口鼻,斩钉截铁道:“回衙门挑几处合适的空房,将就用着,等明年开春,尽快扩建县牢。”

  “是。”黄一淳点点头,苦恼念叨:“咱们县的人口越来越多,现已有二十三万余,粮食充足,今后人口会继续增加,显得县牢、库房等场所变狭窄了,捕快衙役也不够用,得想办法解决啊。”

  人口少,耕地少,缺粮食,官府头疼;人口多,耕地多,粮食充足,却出现了新的麻烦,官府也头疼!

  姜玉姝穿得多,行动不便,费劲登上河岸,走向马匹,温和道:“不急不急,咱们先解决了这起斗殴案,然后过年踏实休息一阵子,老规矩,如无大事,一切等元宵后再做打算。新春佳节,普天同庆,不能不让大家歇息。”

  “说句不吉利的话,上吊还要喘口气呢。”

  “哈哈,也是!”

  姜玉姝止步,摸了摸马脖子,护卫飞快为她拂净鞍上落雪。她咳嗽几声,慢吞吞上马,招呼道:“走,回去了。风雪天,都小心点儿。”

  紧赶慢赶,郭弘磊在半道上遇见了妻子。

  “咦?”

  “那是……有衙门的人,其余看不清楚。”

  对面,郭弘磊赶路赶得热,摘掉蒙面帕子透气。

  “哦,是郭将军!”护卫和小吏纷纷笑了,“是偶遇?还是特地来找知县的?”

  姜玉姝刹那间心情大好,笑上眉梢,鞭子一甩,“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不消片刻,双方汇合。

  “你怎么在这儿?”她摘下蒙住口鼻的帕子,“赶着回营吗?”

  “赶着来找你!”郭弘磊朗声答。他靠近,勒马,扫视几眼黑压压人群,“抓了那么多人?”

  姜玉姝无奈告知:“不抓不行。那两群村民,持械聚众斗殴,当场死亡十几人,另有数十伤员,几乎势如水火。官府特别头疼。”

  “案情严重,看来,姜大人必将忙一阵了。我本想找你提前庆祝冬至的。”说话间,郭弘磊脱下大氅,不由分说系在她身上。

  “哎——”

  “别乱动。”他把大氅披在她身前,“这样穿,遮风挡雪,暖和。你病还没好,小心又着凉。”

  “你不冷吗?”

  郭弘磊摇摇头,催促道:“雪越下越大了,赶紧赶路!”

  “嗯。”大氅围在身前,果然暖和多了,她心里更暖,两人并辔而行,逆着风雪回城。

  丈夫特地在冬至前夕探望自己,姜玉姝怎忍让他失望?夜间亲手下厨,既包了饺子,也煮了汤圆,又弄了羊肉锅子,夫妻俩温馨用饭。

  次日一早,他虽然不放心,却不得不回营。

  “好好养病,多保重身体。”

  “知道!”她提醒说:“家里几次来信,说老夫人入冬小病了两场,有些闷闷不乐。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盼着团圆的。”

  郭弘磊会意,“往年军务繁忙,脱不开身,今年中秋和重阳,我都留在营中,就是为了回家过年。宋将军已经准许。”

  “好极了!我等你,我们一起回去。”

  “行。”

  于是,为了和丈夫回赫钦陪老人孩子过年,她忙碌指挥下属审案,判斩两名带头闹事者,以儆效尤,其余从犯关的关、罚的罚,以雷霆手段镇住了全县。

  结果,顺利结案后,知县旧病未愈,又添新病,烧得昏昏沉沉,卧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