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作者:四月流春(78)

  “是。”

  这时,郭弘磊靠近,俯视紧握缰绳的妻子,朗声说:“小心些,别把车赶进沟里去了。”

  姜玉姝目不斜视,“万一栽进沟里就怪你!”

  “是你在赶车,怪我作甚?”

  姜玉姝不慌不忙答:“教不严,师之惰。”

  “……岂有此理。”郭弘磊挑眉,威严问:“我认认真真地教了,你怎么不怪自己悟性差?”

  姜玉姝忍笑答:“您既明知学生悟性差,本该教得更认真些!”

  郭弘磊张了张嘴,被噎住了,却毫无恼意,哼笑问:“世上哪儿有像你这样的学生?伶牙俐齿,竟敢把先生驳倒了。”

  下一刻,前方忽然奔来大队人马,溅起阵阵黄尘。

  王氏眼睛一亮,伸长脖子眺望,急切问:“来者是谁?可是来接应我们的?”

  姜玉姝也紧张了,定睛细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潘睿率先告知:“长平的韩知县亲自来了!”

  郭弘磊随即道:“打头的那位便是穆将军!”

  “哎呀。”王巧珍松了口气,搂着婆婆欣喜说:“太好了!”

  王氏却患得患失,喃喃说:“你先别忙着乐,再、再看看罢,等事成了再高兴。以免又是一场空欢喜。”

  说话间,郭弘磊策马飞奔相迎,少顷,双方碰面。

  “吁!”郭弘磊虽是单手,却敏捷一跃而下,昂首阔步迎上前。@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来人也纷纷下马,为首者须发灰白,身板壮实,面膛红润,气势威严。

  “世伯!”郭弘磊站定,深深躬身,拱手道:“小侄给您请安。”

  穆康喟然叹息,双手搀起挚友之子,沉重道:“快起来!我看了信,才知道你们在府城出了变故。好孩子,难为你一路劳心费力、带领全家赶到此处。”

  “自家的事儿,理应尽心。”郭弘磊歉疚表示:“此前本约定只男丁来投靠,谁知出了变故,迫不得已,小侄只能把家人送来,冒然行事,还望世伯谅解。”

  穆康板起脸道:“你愁什么?只要不出西苍,在哪儿都是一样地充军屯田!”语毕,他扭头问:“韩知县,是这个道理吧?”

  长平县令韩凯点点头,温和答:“没错,正如将军所言。你把名册交上来,县衙核实并登记后,相关郭家人即可待在长平屯田。”

  郭弘磊霎时放下心,感激道:“多谢大人!”

  说话间,姜玉姝等人和潘氏兄弟匆匆赶到。

  在场当数穆康位高权重,潘奎忙率众行礼,单膝下跪抱拳道:“拜见将军!”

  方才是世交,这时是兵卒。郭弘磊跟随同袍,又行了一礼。

  穆康不怒而威,“都起来罢,无需多礼。”

  “是。”

  随后,姜玉姝与长嫂、小叔子和侄子等人一齐行礼,毕恭毕敬。

  潘睿朝朋友拱手道:“有劳韩兄了,大热天亲自跑这一趟。”

  “应该的,都是为了公务。”韩凯凑近些,耳语道:“再说,穆老将军相邀,我怎好拒绝?”

  两人心照不宣,对视一笑。

  韩凯命令手下接过郭家的屯田名册并核实,而后,他们识趣地避开了。

  边塞官道上,世交相聚。

  王氏心里五味杂陈,关切问:“将军,别来无恙吧?”

  “老骨头了,不知还能守卫疆土几年。”穆康端详黑瘦小孩儿,心生怜悯,叹道:“煜儿长大了许多。前年我回都城探亲,元铭特地把孙子抱给我瞧,彼时他尚在襁褓中……世事难料,一晃眼,元铭竟已病逝了。”

  谈起丈夫,王氏不由得哀伤,颤声道:“侯爷与世长辞,抛下这一大家子人,我真是——“她顿住,哽咽落泪。

  众小辈亦黯然,纷纷劝慰老人。

  穆康摸了摸郭煜脑袋,郑重道:“元铭临终前来信、请我关照郭家,挚交嘱托,我自当尽力。弘磊,你夫妻二人真决定去赫钦吗?”

  姜玉姝颔首,郭弘磊正色答:“是。小侄不能自食其言。”

  “唉,也罢。”穆康拍拍英武年轻人的肩膀,勉励道:“难得你们如此勇敢!农桑之事我不了解,但弘磊,上阵杀敌绝非光凭蛮力,你必须懂兵法谋略。”说完,他一偏头,亲兵会意,奉上一包袱。穆康把东西递给侄辈,严肃嘱咐:“这里头是几本兵书,你带去赫钦,有空一定要反复细读。如有疑惑,可来信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