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清闲日子又过去几天,就到了七月上旬的休沐日。
上个休沐日时,黎池给黎海安排了事情,去看看京郊有无合适可以买的石头山。先前一旬的时间,黎海每天都在外面跑这件事,前天说是有一座山很合适,就定下了这次休沐时去看看。
在京城地界,树木、黄土和石头都是值钱的,一座山并不会因为满山都是石头,就一文不值。若是山上的石头坚硬质密的话,一座石头山,反而比一座能种植果木的山更值钱。
因为在京城这地界,达官显贵、富商士绅尤其多,每天都有人家在建房子、起别院,石材时常供不应求。
若是在京郊有一座产出大理石或花岗石的石头山,坐在家里就能赚钱!如果不是价钱给得确实足够好,一般很少会有人选择转手。
可黎海这次看的这座山,产出的是石灰石。据说当初这座山的主人手中有些闲钱,就打算买一座石头山开采石材赚钱,结果发现开采出的石材大多不能用,这才放出消息寻求买家转手。
黎海打听到这个消息后,特意花了两天时间将这座山转了个遍,最终确定这就是堂弟要买的那种石头山。
趁着今天黎池休沐,黎海就通过掮客将卖家约在了山下见面,到时看过山之后顺便就能谈事情。
黎池和黎海在山下等了约有一刻钟,卖家和掮客才一起过来。
“涂御史,这位就是有意买下这座山的黎老爷了。”掮客指着黎海,给卖家涂御史介绍道。
然后又向黎海介绍到:“黎老爷,这位就是想要出手这座山的涂御史。”
黎海摆摆手,让出身边的黎池,“这位才是真正有意的买家,我就只是帮忙跑跑腿而已。”
黎池笑眯眯地向涂御史拱手行礼,“久仰涂御史大名,在下黎池黎和周。”
六元及第黎和周的大名,京城中少有人不知道的,涂御史拱手回礼,“久闻黎状元事迹,今日一见果真风仪过人!”
“彼此彼此,涂御史亦是风姿不凡。”
买卖双方既已见过面,掮客就带着他们在山下小转了一圈。
“黎状元您看如何?”
黎池在指尖上碾了碾自然风化的石灰,再根据黎海所说,可以确定这座山上的石头大多应该是石灰石。
“这座山上的石材,若是用来建屋砌墙必然是不得用的。”
涂御史也点头承认,”本官当初没看仔细,就买下了这座山,后来也发现开采出的有些石材并不得用。”
对于涂御史将他话中的全部石材不得用,转化成了‘有些石材‘不得用,黎池没有多做纠缠。
“在下之所以起意买下这座山,是因为俭王殿下让我试验改良三合土,本来仅是试验而已的话,是用不了多少石头的。可这次涂御史这座山刚好合适,所以我想着索性就买下一整座山,即使试验失败了,也还能烧制石灰去卖。”
石灰也是建房或造别院时不可或缺的东西,也很有市场。
可烧石灰卖和采石材卖,这两者的利润相差可就大了。黎池道明他买石头山的用途是烧石灰卖,这就表明他能给出的价钱不会高,毕竟烧石灰卖能赚的利润摆在那里。
而这也是黎池布下的一个迷障,不会让赵俭或之后其他人怀疑,他其实早就已就对烧制水泥胸有成竹。他一开始就买下一座石头山,只是存着烧石灰卖的心思。
涂御史有些犹豫。这黎和周不是无名小卒,尤其还有俭王在里面,无法强卖、也无法蒙骗于他。而他买回去又是采石烧石灰卖,肯定是给不起价钱的……
在涂御史犹豫的时候,黎池像是突然才想起来一样,“涂御史!在下就说怎么总觉得像是在哪里听过您呢!”
黎池这陡然大悟的样子,让涂御史疑惑不已,“哦?黎状元在哪儿听说过本官?”
“涂御史是不是擅长制墨?”
制墨确实是涂御史所擅长的,在会试与殿试之前的那一段时间卖墨,还是他很重要的一条银钱来源。
等等!墨,黎镜,黎池……!
黎池注意到涂御史陡变的脸色,心中明白对方想必已经联想到了。
“会试前,在下住在族中长辈黎右侍郎府上,那位长辈在会试前一晚,就送了一壶涂御史制的墨给在下。”
既然有了现在的黎六元,那就说明黎和周并没有用那一壶墨……涂御史努力将急促的呼吸放缓,问到:“原来如此,那不知黎状元觉得那墨汁好用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