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_作者:黄姜(246)

  若是前两局全输或一输一赢,至少他还有最后一局来扭转局势或挽回点颜面。无规律速记,黎池可以确定他不会输给那赫连舍。

  “比什么?”黎池神情一本正经,“比作诗……哈哈哈!”

  虽黎池有一篇一千八百字的长史诗《望月怀古》流传士林,可相比他在其他方面样样完美,他于作诗一道上的微瑕,却也是为众人所熟知的。

  “哈哈哈,作诗?难怪你没比第三局!”

  众人哈哈大笑了一场,也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却识趣地没有深问。反正这场晨间八卦,就此结束了。

  八卦完之后,也就各自回去公务了。虽然稍微清闲下来了,也还是有事情可做的,即便没有也可以多看些存档资料进行学习。

  午间的时候,黎池打开徐素为他准备的点心食盒,打算去给其他人也分一些。

  王掌院就在此时进来办公间,将手里的公务便条递给黎池。“和周,将你们这科新进翰林的敕封文书撰拟出来。”

  黎池一愣,然后反应过来。针对官员本身的叫诰授(一至五品)或敕授(六至九品),针对官员亲人的才叫诰封或敕封。所以这敕封并非是针对他们这科翰林的,而是他们的亲人的。

  黎池接过王掌院递过来的内阁公务便条,一眼看完,是撰拟他们这科新翰林的祖母、母亲及妻子的敕封文书。

  “和周啊,这敕封文书由你亲手来撰拟,意义又有不同,可要好好写啊!”王掌院笑道,内心唏嘘感叹不已。

  昨天中秋宴时,正五品的王掌院,所坐宴桌在乾清宫殿前的丹陛御道一侧,他是看着黎池路过他面前、然后进入乾清宫的。昨夜散宴后,他又是与坐在殿内的一个好友一起走的,自然也就知道了黎池在殿内的表现。

  黎池亦是笑着答应,“下官一定好好写!”

  王掌院走后,同一办公间的明晟和钟离书围了过来,拿起便条看了看,“要恭喜和周了!”

  黎池谢过两人的恭喜之后,就去隔壁办公间叫了孙玉林和李乾桉过来。

  孙玉林还在那疑惑,怎么就敕封他们祖母、母亲和妻子了呢?李乾桉就已神情感激地向黎池道了谢,“真是沾和周的光了,不知道该如何谢你才好。”

  “我们要谢的是圣上才对,李兄可别谢我。”

  “哈哈哈,对对!”

  一至五品官诰封、六至九品官敕封其家人,需先由吏部提准被封赐人的职务及姓名,再交由内阁审核通过。之后,再交由翰林院按式撰拟文书,等到封典时,再行缮写并由内阁诰敕房核对无误后,加盖御宝颁发。

  这样看上去,所有官员的家人都可封赐。但起初在内阁审核时就剔除了无功有过的官员家人,最后核对时或许再剔除一些。本朝封典的举行又并无定制,所以很多官员的家人其实并未封赐。

  即使在封赐率很高的清贵翰林院,也还有一半‘老翰林‘的家人未被封赐。如今却特例先行敕封黎池他们这科的新翰林家人,就确实是沾了黎池的光。

  黎池明白,这是皇帝将宴上没给的赏赐补发给他,还拉上了他们这科的新翰林掩护。虽有无这掩护,都知道这封赐背后的原因,但总归扯了块幕布遮掩。

  “虽说是敕封我们这科新翰林的家人,却只有和周、孙兄和李兄三人,实在可惜。”明晟语气可惜地说道。

  他们这科新进翰林有六人,除一甲三人被授修撰和编修之职、有品阶之外。钟离书和明晟以及钱姓庶吉士三人,都是没有定阶的,相当于是翰林院的管培生或实习生。

  “我相信你和竹帛,要不了多久,定也能为家人挣得敕封,甚至诰封!”黎池表达了自己对两人的信任。

  “嗯,当然。”钟离书信心满满。

  “哈哈,承和周吉言了。”明晟虽然觉得没顺便占到便宜有些可惜,却也没有嫉妒。

  钟离书和明晟没有因为这次敕封 ,而与黎池他们产生隔阂,也很是值得高兴 。

  之后黎池按照敕封文书的格式,撰拟出敕封文书自不必提。

  ……

  黎池下衙后回到家,在吃晚饭时,黎海向他汇报了石泥的试验工作,说正有条不紊地在进行着。

  吃完饭,黎池与徐素回到夫妻两人的卧室。两人与大多数夫妻并无不同,也会在入睡前说些家长里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