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大唐年代的游记,上面提到了疆省葡萄酒,后来我再去书店就没见过那本书了。”林小欢微笑着接道,尽量说的不留破绽。
说完,她想了想干脆接道:“其实我看到这些葡萄就想尝试酿酒,那方法我还记得清楚呢。”
“好好好,你赶紧试试,反正山上葡萄多,不花钱,不成也没什么,要是成了,哈哈哈,爷爷我买你的酒。”林文才立刻笑着接话,他以前就喜欢喝点小酒,但是在部队必须收敛,这会离休了,肚子里的酒虫更加活跃了。
林小欢眼神一亮,随后就笑眯眯开口:“山上的葡萄,又多又甜,真适合酿酒啊。”
果然,林文才一听这话,眼神也跟着亮了起来。
林小欢却是话锋一转,可惜道:“可是我找不到酿酒的东西,也不知道哪里有一些瓶瓶罐罐。”
“这简单啊,你往山脚西侧边看,那里有个瓦窑厂,专门烧青瓦和一些酒坛、大缸,你去那里看看,要不爷爷我去给你弄一个回来?”林文才摆摆手笑道。
林小欢一喜,赶紧顺着他说的地方望去,的确见到一小截砖红色的窑厂烟囱,从这个方向望去,不注意就会错过。
真是奇怪了,在她的记忆里林大庄里并没有瓦窑厂,只有隔壁村有个的砖窑厂,这是什么时候建的?
她收回思绪,笑着开口:“不用了,我们等会自己去看看。”
林文才一想又接道:“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反正我回去也不忙。”他现在对林小欢说的葡萄酒很有兴趣。
林小欢看了眼苏落,见他还是面无表情,就点头同意了。
随后,大家就一起往窑厂方向走去。
第011章 瓦窑厂
去的路上,林小欢好奇开口:“我们村什么时候有瓦窑厂了,我都不知道。”
“春天听我爸提过一次,好像才建没多久。”林大柱接话了,不过他也不知道具体时间。
林丽丽也摇头,这附近他们之前就没来过,都没注意到。
林文才抬头看了眼烟囱,笑着说道:“那窑厂是去年春末建的,秋天开始运作的。”
听见他回答,林小欢有些好笑和吃惊,“林爷爷,你才回村里,居然比我们这些老村民知道的多。”
林文才笑笑,“前两天,他们也去了我家,大家聊了几句。”解释过之后,他又介绍了窑厂的情况。
这窑厂是本村一对中年夫妻弄的,这对夫妻家里既没有老人也没孩子,去年年初,村里的土地重新分配后,他们分到的田地特别少,没什么收入。
两人想着隔壁村的砖窑厂生意不错,找到了村里,说想建个瓦窑厂,村里对夫妻两的情况也知道,就直接同意了。
林小欢认真听着,偶尔也搭几句,没一会大家就到了窑厂。
窑厂建在一片空地上,空地西边,有一间简单的茅草屋,旁边放着两个小机器,都沾满了泥土,不知道是干嘛用的。
整个窑厂最显眼的就是那根三十多米的烟囱,下面有一个长四十多米、宽十米左右的窑洞。
窑洞外,显眼处放着一垛垛整齐码好的瓦片,拐角边堆着很多树枝和秸秆,还有一些酒坛也横七竖八躺在那。
林丽丽看见了,指着那些酒坛小声开口:“小欢,你要酒坛,那些可行?”
“可以的。”林小欢笑着回应。
她看了那些酒坛,最小的大约10l的容量,挺合适的,而且它们被扔在一边闲置着,应该是卖不出去或有瑕疵,价格上,肯定会很优惠。
林大柱一听她说可以,脸上也露出笑容,急忙朝着窑洞喊道:“里面可有人在?”
他话音刚落没多久,就有一个中年阿姨走了出来,头上包着一块花布,双手沾着一些灰。
刘芝一出来,就看见外头站了五个人,其中一位还是个一脸冰冷穿着军装的男人,她立刻吓了一跳。
等看到林文才,又一脸惊喜,随后就激动地回头大喊:“老常,快出来,村里的老军长来了。”边说边在衣服上蹭手,想要擦干净。
林文才见此,就面带笑容地走上前,“今天没事来山上转转,看见窑厂烟囱就想到了你们,过来看看。”
说话间,被唤作老常的中年男人就从窑洞里走出来,神色激动,脚步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