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笑笑会把喝得醉醺醺的男同事推开,帮他们打的,让司机送他们回家。
两次下来,组里的男同事们就知道,这个女孩是不可以碰的。
他们并不是饥不择食的色鬼。纽约最不缺的就是年轻漂亮的女人。就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当他们一身西装革履出现在酒吧里的时候,“衣服区”(Garment District)和“地狱厨房”(Hell’s kitchen)那些从事时装业与娱乐业的年轻姑娘们,会在人群里一眼认出他们这些“金融男”,然后飞快地扑上来。他们实在犯不着在一个打定主意不喝酒的中国女孩那里讨没趣。
下定决心不喝酒的结果,就是笑笑在这样的工作聚会里如坐针毡。美国人很少刻意敬酒,不会像在中国的生意场那样勉强别人喝。但是,当一桌的同事都在喝酒,而唯独你一个人喝可乐或果汁,连你自己都能体会到那一份格格不入。
既不肯喝酒,也不肯让人碰,那你泡吧的意义何在呢?
想跟同组人社交?听同事传授经验?了解公司小道消息?你没有可以用来交换的东西,凭什么要跟你社交,跟你分享经验?
所以“水银公园”的那一晚,笑笑的表现,并没有比以前任何一次酒吧聚会更好一点。她依然在角落里坐着,沉默地呷着一杯果汁浓厚的鸡尾酒。男同事了解她的风格,显然对她毫无兴趣。她连说话的人都没有。
尼那也在。他对笑笑满是同情。莫莉已经跟另外一个 VP 坐到一起。尼那挪到笑笑身边,几乎是不满地说:“我们组除了杰夫,都被她睡过了。”
“啊?你也是?”
“啊!还除了我。”尼那忿忿不平地说,“她看不起印度人——可是我不是印度人。我出生在英国!”
笑笑无趣地咽下一口酒,“睡老板……真的不要紧吗?”
“原则上当然不许。但没人在乎。”尼那说,“睡觉跟喝酒一样,差不多是华尔街的基本社交技能……除非你足够牛。”
啊。除非你足够牛。
七月上旬有面向实习生的跨行招聘酒会。纽约主要投行都有参与。笑笑又投了十几份简历出去,包括高盛。四家投行给了“咖啡聊天”的机会,没有高盛。
聊完以后又音讯全无。
投行之间互通音讯。在一家投行的表现,很容易被另一家投行知道。实习生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能够适应投行文化,融入团队的优秀实习生,往往手里抓着一打录取通知。像笑笑这样业务欠佳,又没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录取也拿不到。
照理,拿到顶级投行暑期实习的人,95%都能在知名投行的圈子里留下来。笑笑仿佛就是那 5%。
实习中期考评的成绩非常差。差到笑笑知道自己绝无可能留下来。
除了老板杰夫和麦克的打分,还有同组同事的打分。笑笑几乎没跟 MD 杰夫说上什么话,也从来没从他那里接过活,所以杰夫的打分,显然是参照同组同事的给分,当然好不到哪里去。
最叫人郁闷的是,笑笑连申辩的可能都没有。因为她知道自己确实做得不好。活经常是一个接一个地下来,没有任何喘息余地。笑笑完全处在疲于应付的状态。干完一天的活时常常已过午夜,她虽然还逼着自己检查,但那样的精神状态,完成结果可想而知。
同一个错误她能犯不只一次。麦克连教训她的心情都没有了。
唯独还信任笑笑的,只有尼那。
“不要对自己失掉信心。摩根士丹利是个浪费人才的地方。即使离开也不可惜。”尼那说,这话大概也是对他自己说——他也不怎么招麦克喜欢,“你做得很好。只是需要时间适应。”
之前那个院线公司的计划书果然白做。JP 摩根拿走了交易。麦克慢慢把笑笑架空。除了偶尔布置一次垃圾活,他不太理她了。
这也不错。起码不用加班到凌晨四点了。
麦克虽然不再理她,尼那还是一如既往地把手里的活分给她干。尼那自己承担的,大部分是数据分析与建模。有时他同时忙着好几个项目,就会把数据量大的项目扔给笑笑,要她录入和核对初始数据。其中有一个——令笑笑非常惊讶,也很是激动——是微软对领英的收购案。
虽然尽职调查程序还没有启动,收购谈判已经秘密地进行了几轮。大摩是微软方面的收购顾问。这个项目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立项,有超过十家公司参与竞标。直到现在,虽然微软与领英已经签订了收购意向书,毕竟肉还没有吃到嘴里;未来还会有什么变数,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