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昕棠换了一身以前在家穿习惯了衣衫,这才和阮文超一前一后走出了苏家,往阮家的方向走。
沿途遇见不少人出来散步,大家都点点头各自离开。
路边的景色和以前一样,开满了各种各样颜色的指甲花,并没有什么变化。高高低低的院墙上,偶尔有爬山虎攀爬上了高墙,拉起一片绿色的围墙。
围墙旁边,还有一棵高大的杏树,小时候大院里的孩子们可没少在上面玩乐。
“是棠丫头回来啦!”
隔壁那栋的张阿姨听见开门的动静,推开门,探出一个脑袋来:“棠丫头,听说,你偷偷拐了阮家那小丫头一起下乡去了,还陷害阮家那小丫头进了怎么,她没回来?”
“张阿姨,你这话就不对了。”
苏昕棠脸上的笑容收敛,正面面对这位邻居:“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是你亲眼看见了我偷偷拐走了姓阮的?还是亲耳听见了事情真相?我警告你,无凭无据的话莫要乱说!”
张阿姨的丈夫彭春木在军区里任文职,为人勤勤恳恳,喜欢少说多做,在军区大院里和各家的关系都很不错。
可张阿姨却恰好相反!
张阿姨是农村人,标准的大字不识一个,是指导员彭春木父母在老家帮忙定下来的婚事,为人好八卦又嘴上没把门的,经常走东家串西家,不是顺走各家的小东小西,就是说各家的长短。
虽然算不得是人人喊打的人物,却实在不讨喜。
要不是看在她丈夫好人缘的份上,早就在军区大院呆不下去了。
“哎哟,瞧瞧瞧瞧!这小嘴儿巴巴的,说话那叫一个利索。”
张阿姨不但没有背后说人闲话被逮到的尴尬,反而扯着嗓子说得越发欢快了:“这事儿,不是整个军区大院都知道都事儿吗?还用得着我亲眼看见?你要是不信,大可以在大院里问问。这事儿还能瞒着谁呀!”
至从上次阮蜜儿算计她不成,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之后,军区大院便悄悄流传开了一种说词,阮蜜儿之所以会下乡,都是苏昕棠怂恿的!却害得阮蜜儿吃尽了苦头……
第107章 牵肠挂肚
苏昕棠并不奇怪。
上辈子的阮蜜儿就善长公关,颠倒黑白,对她来说只是小事一桩。
“张阿姨,你说话最好注意一点措词!”
苏昕棠还没说话,阮文超脸上那一惯保持的温和笑容却消失了,眯着眼,盯着张阿姨猛瞅。
张阿姨觉得背脊阴凉凉的,下意识闭紧了那张八卦的嘴。
“什么叫棠棠怂恿的?她阮蜜儿说那屎是香的,你是不是也要尝一尝?”
阮文超在大院里很有人缘,总是笑脸迎人。却并不代表,他就不会发火。身为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很多长大后,都重复着父辈走过的路,读书,进部队,从一个小兵做起,一步步往上爬。
而阮文超却不同!
阮家家庭成员情况太复杂,二婚家庭组成几个孩子常年处在一块,时间一长难免磕磕碰碰,是是非非难以论断,让大人焦头烂额,更是让当初的阮文超毅然决然另一条不同于父辈的道路,不但没有从军,反而去了小县城做一个无足轻重的文职。
这样的他在父辈看来,实在是桀骜不驯的最典型代表。
这也给军区大院里的不少家庭教育孩子时,都缕缕被提及的反面教材。
“我和苏家小丫头说话,关你屁事!大老爷们插嘴女人说话,你还要不要点脸?”张阿姨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即反击。
“连我一个大老爷们都看不惯你的行事做派,你还有脸嚷嚷?脸真大!”
苏昕棠试图阻止,可阮文超并没有停歇的意思。
“喔——?”
张阿姨呲笑,目光在二人间游弋:“真是奇了怪了,蜜儿才是你妹妹吧?不帮自己的妹妹,反而帮一个外人说话,有你这么做人哥哥的?可怜喔,这些年蜜儿那丫头跟着她妈来了阮家,实在是吃足了苦头啰!”
阮文超的脸迅速黑了下来,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我阮家的家务事,由不得外人说话!”
阮文超重哼一声:“老大不小了,劝你就别给彭叔叔添乱了!想清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人的话都偏听偏信,旁人还以为你整天闲着没事儿干,故意破坏军民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