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厨神女知青_作者:玄小南(442)

  郝凤仪的离开,宣告第一个试图进入中国的洋快餐一败涂地。

  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打败了一个洋快餐这么简单。同时也树立了国人对本国品牌的自信心。

  这个时候,崇洋媚外的风气已经吹了很久,好多年轻人都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比自己国家的圆自己国家的亮。外国的牌子也一定比本国的牌子好。

  可好味莱和洋快餐的这一仗,让国人们忽然意识到,他们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不差呀。

  吃“好味莱”一时间成了华国年轻人的新风尚。仅仅是华京一两家店早就不够,苏怀夏在顾鹤之资金的支持下进行了快速的扩张。

  不过扩张的速度再快,苏怀夏还是很注重质量,所有的菜单都是她亲自拟定,所有的店长都要来华京由她亲自培训。而且还有温小柔研发的食用油作打底,推出来的新品,味道都不会差。

  “好味莱”这个牌子,苏怀夏一做就是八年。

  这八年来上百家店面为苏怀夏赚了巨额的利润。她又用富裕利润支援高校的科研工作,只要有成果,她就会提前购买专利。

  这些资源的积累,不但让她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还帮了顾鹤之不少的忙。顾鹤之也因为她的介绍,投到好几家回报率可观的公司。

  顾鹤之自己也因为结识了不少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授和讲师,掌握了整个华国最顶尖的经济和管理人才。八年里,全国的相关人才,都以进入顾鹤之公司工作为骄傲。人才资源一旦充分起来,困难就不是困难了。顾鹤之本身就是圈钱的高手,身边又多了这么多左膀右臂,资本积累能力以几何数增长。

  温小柔一路读到博士,最后进了农科院搞科研。陈杰出来后子承父业,成了华国最年轻的**官。赵擎还有蒋建国一起搞机械事业,企业也是干得轰轰烈烈。

  清河村知青点出来的所有人,都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不断不断的前进。

  到了九年,顾鹤之的投资已经遍布全世界各地。

  而苏怀夏也把她的店开到了美国。

  “好味莱”进入美国的第一天,就受到了当时华国美食界的高度关注。因为为它背书的是当时已经在美国称神的亚历山大。

  这位厨痴,不止一次在各大美食杂志夸赞苏怀夏,并将她称为来自华国的女厨神。

  要知道这位美国厨神,成名这么多年来,难得说上一句好,现在却这样长篇累牍的夸一家华国的快餐店,这让所有人都很好奇。

  再加上顾鹤之也不遗余力的动用自己的人脉推广。顾鹤之在金舌头在他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成名,因为事业销声匿迹了这么多年,再次复出,竟然也是因为一家快餐店。

  两位大人物的背书,瞬间让“好味莱”火了。

  第一家店生意火爆到不行,三层楼的总店每天都是满客。高峰时期还要站着排队。

  苏怀夏就筹谋着在美国开了第二家分店。

  当一切都准备就绪,苏怀夏正在准备还给新店剪彩的时候,顾鹤之收到了一封信,是美国的医院寄来的。

  苏怀夏准备新店的时候忽然头晕昏倒。顾鹤之担忧的带着他去美国医院检查。

  现在检查报告来了。

  那天晚上,顾鹤之坐在美国别墅的客厅里没有开灯,在他面前的那张圆桌上,放着白天他拆开看的信。

  苏怀夏回到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亲爱的,怎么了?”苏怀夏觉得顾鹤之的状态不对。

  顾鹤之坐在昏暗的角落里,深深的望着苏怀夏:“我们回国。”他说。

  苏怀夏奇怪:“为什么这么突然?明天就要剪彩了。”

  “我们回国。”顾鹤之又说了遍,苏怀夏能够察觉到他声音里的颤抖。

  “怎么了?这是怎么了?”苏怀夏大步走上前,发现了桌上的信,“这是什么?”

  顾鹤之沉默很久:“你拆开看看。”

  苏怀夏的心被顾鹤之吊了起来,她也有些惊慌,信封里到底是什么?

  她打开灯,拿起信拆开,手还有些微微的颤抖。等到她把信上的内容读完,才释然得一笑:“什么呀?你吓死我。”

  顾鹤之皱眉:“你觉得这不严重吗?”

  “上面只是说我的风险比较高,并没有说我得了啊。你不用这么紧张。”苏怀夏把信重新塞进信封里,轻松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