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过好日子_作者:牛奶花卷(261)

  蓝凤害怕开学人多手杂,独轮车都让小哥哥推厨房了。

  毕竟是借人王红的,可得“完璧归赵”。

  蓝凤看了眼厨房,还有柴火和煤,虽然不多,烧两天不是问题。

  “爹,我烧火,咱热包子,吃几个包子在回家。”她们中午可啥都没吃,就这现成包子最省事。

  “我挑水去。”蓝小哥哥拿起两个水桶。

  学校有水井,就在教师宿舍这片,所以住教师宿舍还是很有好处的。

  厕所也近,而且标明是教师厕所,不让学生使用的,学生们上厕所要去教室那边,老远了。

  不过蓝凤、王红可不管,每次都用,在她的带领下,蓝小哥哥也敢去。

  只要不遇到特别斤斤计较的老师,没事的。

  就是遇到了,顶多说两句,难道还能因为上个厕所给个警告啊。

  “我点火。”蓝凤摸摸柴火,还挺干的,完全可以用。

  正好蒸包子底下要放水,包子好了,用底下的水洗手。

  “爹,一会儿吃完饭,你是直接回家还是去供销社?”蓝凤点着柴火,用嘴吹气,火势就旺盛起来了。

  再慢慢添煤。

  烧干锅不怕,其实铁锅偶尔烧干锅还有利于保养呢。

  蓝凤拿着菜刀切下一块肉皮,在铁锅里边开蹭。

  蓝凤这回开学,拿了得有十几斤猪肉,是年前村里人杀猪凤爹买的,买的都些多,凤娘非得让她们带一半。

  “我去看你宋伯伯一趟,给他送点杏干。”好不容易来一趟,得见见人,“我再去问问稻种,你不说有高产的么。”

  蓝小哥哥拎着两个大半桶水进来了。

  凤爹帮忙拎过一桶,看看没满,“儿子,你还得练啊。”

  “我长个就长力气了。”蓝小哥哥抿抿嘴。

  蓝凤替小哥哥说话,“我哥最好了,我们的水都是我哥给拎的。”

  一天两趟,从不落。

  简直是世纪好哥哥,她□□的。

  “那不是应该的嘛。”凤爹心话,当哥的要是这点活都不帮着妹子,有啥用。

  蓝凤把铁锅保养一便,放水刷锅。“哥,帮我薅几个白菜叶子。”用来垫包子。

  “你说那个书里写的稻田养鱼能成么?”这个冬天,凤爹娘真的看了不少书。

  很是开拓了一番眼界。

  “肯定可以的。不过鱼苗可不好买。”所以还是有难点的。

  “也是,咱们村附近的泡子能弄点,鲫鱼能有不少,可是其他的小鱼,小面条啥的也没意思,我找人问问哪能买到鲤鱼,要是能弄到,就养,大不了养死了,反正稻子也没事。”凤爹现在胆子大着呢。

  主要是手里有钱,底气足。

  “好啊,那我就等着吃稻香鱼了。”听说稻田养的鱼格外好吃呢。

  今年开春,凤爹估计会很忙碌,因为他又是要种芝麻又是要养鱼的。“爹,活多就雇个人,别啥活都自己干。”

  “放心。”凤爹让闺女说的,挺注意身体的。

  而且雇佣的人,他都相好了,是东车的一户新来的人家。

  投奔亲属来了,户口倒是落下了,可是地都分完了,最后没办法,允许他们自己开几亩地,他们家男劳力可不少,到时候正好雇一个。

  吃过包子,送走凤爹,蓝凤也没让小哥哥回去。

  他那个宿舍都没剩几块煤,屋里大冰窖似的,等晚上拉煤回去再说。

  “哥,咱们下午去交学费。我想睡会。”今天她一直犯困,在牛车上都眯了一小觉了。

  “妹。”蓝小哥哥有些扭捏,“给我放手歌听听呗。”

  原来最感兴趣的在这呢,“拿来。这个不但能放磁带,还能当收音机。我告诉你怎么用。”

  蓝凤没放那个流行歌曲,毕竟是在学校里,还是小心为上,放了另一个磁带,然后悠扬的歌声飘了出来,“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这首歌简直是百年不衰啊,后世一些重要晚会,也有人唱的,所以蓝凤很是耳熟,还能跟着哼唱两句。

  “放歌会了。”蓝凤摁了停止,把磁带拿了出来,让小哥哥试一次。

  没啥比亲自上手更让人记忆深刻的了。

  “别虚,摁下去,坏不了。”蓝凤笑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