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过好日子_作者:牛奶花卷(327)

  “哥,拿碗来。”蓝凤盛出四碗。

  凉皮不够,黄瓜丝凑。

  她上辈子特别喜欢吃凉皮儿,夏天的时候黄瓜丝儿随便放,等到冬天的时候,黄瓜丝就给一小捏儿,所以笑称看黄瓜丝就知道季节了。

  蓝凤端着碗,闻了闻,没有芝麻酱终究是差了些,吃一口还可以,酸味偏重,但是很开胃。

  几筷子一碗凉皮见底了。

  “咋样?”蓝凤征求凤爹娘意见。

  “好吃。”凤爹娘也不知道咋夸,反正就是好吃。

  “我再做,等等啊。”一碗凉皮怎么够吃。

  所有的凉皮都吃的干干净净,蓝凤害怕不够吃,又让小哥哥切了三根黄瓜,最后啥也没剩。

  “爹娘,你说我在县城摆摊卖这个凉皮成不成?”蓝凤征求爹娘意见。

  “咋不成,保证吃一回就上瘾。大热天的吃这个得劲儿。”凤爹给了肯定。

  “会不会太麻烦。”凤娘刚才问了遍做法,步骤可不少。

  “工具是有些不给力,做好有个薄薄的铁盘、铜盘啥的,一回做一大张,不就省力了嘛。”蓝凤简单说了下要求。

  至于芝麻酱,蓝凤已经不奢望了,自从知道地里种不了芝麻,她就知道在她们县城弄不到了。

  “还真让我想到一个,你们知道镇诊所,里边就有放药的那个白色大托盘,那个成不?”凤爹问闺女。

  蓝凤点头,“可以。”很可以,“不过人家能卖么?”

  “给钱咋不卖。”凤爹很有信心。“我明个就去给你问问去。”

  凉皮这事就算告一段落了。

  “爹娘,今年枸杞咋样啊?”书上说,这几年应该都是旺盛期,而且结果会越来越多。

  “好。”凤娘叹口气,“就是村里人不自觉,有偷么摘的。”

  可是又不能成天在地里看着,就是知道有人摘也没法子。

  好在还是要脸的,也就一把两把的事,或是直接吃了,或是回家泡水了。

  可你一把她一把的,也不少呢。

  一亩地枸杞能出五六百斤枸杞,她们往出卖五毛一斤,一亩地也就挣二百多块钱,还得用钱顶公粮,各种税,最后一亩地能剩一百多块钱。

  就这也让人眼红,村里的旱地一亩地能剩三十块钱就不错了,而且剩的钱转年还要往地里投。

  去年就有人琢磨也种枸杞了,不过他们没有技术,偷么鼓弄着,也不知道成功没有。

  毕竟这个不像稻田养鱼那么简单。

  “要不家里养条狗。”这是蓝凤早就有的想法了,“林场的大黄就很厉害,都能捉兔子。咱们养条狗帮着咱们看枸杞林子。”

  凤爹娘对视一眼,都觉得主意不错,“一条不够,得两条。”

  “去哪买小狗啊?”这是个问题。

  之前大家都精穷,哪有养狗的。

  “屠宰场有狗,还是大狼狗呢,也够厉害,我去问问是公狗母狗。”凤爹就冲厉害去的。

  蓝凤打了个冷战,“那狗是真猛。”

  蓝凤还记得第一次遇到那狗的情景,都给她吓出心理阴影来了。

  真应了那句话咬人的狗不叫,之前在屠宰场边上住了那么久也没听到狗叫啥的,后来凤爹带她去认人,她爹也是心大,也没说提前提醒她一下,等进了门,一条大狼狗张着大嘴突然扑过来了,要不是它身上的链子不够长,她就被狗咬了。

  不知道那狗是特殊品种,还是因为屠宰厂的伙食太好了,反正比普通的黑背要大一截子。

  凤爹打算好了,反正要给闺女找托盘,顺便去屠宰场问问。

  说到了屠宰场,凤爹又有些感慨,“现在世道真的变了,以前那香饽饽的单位现在就有些不咋地了,屠宰场以前那是好单位中的好单位,因为能接触到肉啊,谁要是在屠宰场上班,那肯定不缺媳妇。现在政策变了,农村养猪都自己找人杀了,谁也不往屠宰场送了,他们现在不但要管杀猪,还得赶个牛车四处去收猪去,活比以前难干了,工资还那么些,这帮人都一堆牢骚呢。”

  蓝凤耸耸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不能总顾他们一家,现在钟、表、布都不要票了,等再过几年这粮食也多了,也不要票了,慢慢的东西都可以随意买卖了,不止屠宰场就是供销社的生意也不好做了,还有国营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