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过好日子_作者:牛奶花卷(329)

  多少洗面水也能给装下啊。

  蓝凤给凤爹点亮五颗小星星。

  这就是丰富的生活阅历啊。

  大米自然从家里买,按照黑市价格收购。

  “闺女你可真逗,一家人算啥钱。”凤爹不肯收钱。

  “就是的, 就没听说孩子吃爹娘大米要花钱的。”凤娘也乐的不行。

  “你们得支持啊,这是我和我哥的事业,每一项支出都要记账的,想看一个月能有多少收入。”蓝凤还有些别的想法呢。

  不过也要看盈利水平才能下决定。

  “而且等我生意做大了,咱家那点米不够的,还要去别人那收,还都能不收费啊。”虽然生意还没做,但蓝凤还是特别有信心的,“哥,是不是得给钱?”

  蓝小哥哥扬了扬手里得本子,“这样才能账目分明。”他负责记账。

  “好好好,替你们收着,我和你娘挣钱还不是为了你们。”凤爹好笑的接过五十块定金。

  之后蓝凤又和凤爹开始算木耳和蘑菇,“爹,我给你三毛一斤怎么样?”

  “我可都卖五毛了。”凤爹故意逗闺女。

  “可是你往供销社送货差不多也这个价,我们要的量也不少,给我们走批发价啊。”爹是亲爹,不过该砍价还是要砍的。

  凤娘乐的直摇头,真搞不懂大闺女,不要钱非得给钱,现在又开始讨价还价上了。

  其实没有什么难理解的,蓝凤就是觉得爹娘种地非常的辛苦,种出的大米是值这个价的。

  所以她按黑市的米价来给,但是木耳和山货的经营要比种地轻松很多了,作为商人,即使是两月商人,她也要拿出专业态度来砍价,压低原材料成本。

  之后还得拜托凤爹娘帮着收蔬菜、黄瓜和鸡蛋。

  “闺女放心,保证给你挑好的,现在蔬菜稀烂贱,一筐给个一毛两毛的就有人卖。”她这也算是支持闺女了。

  “不着急,蔬菜不着急买。”前期准备工作还没做好呢。

  蔬菜又不矜放。

  之后还有豆油,这个也要凤爹帮忙,蓝凤觉得应该给她爹分红的,帮了多大的忙。

  蓝凤和小哥哥出发当天牛车又是满满登登的,好几个筐,还有一个大陶缸。

  差点没坐的地方。

  这还没完呢,餐具要买,家里碗筷可不够,再加上大的大,小的小的,太不不合适,万一顾客因为碗大小不公平闹吵起来,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除此之外,得买调料、煤,还有桌子凳子,前年几样都不难,后面的桌凳才是个大难题,不过她已经有打算了,就看能不能成了。

  一到县城的家,招娣来娣就出来,看她们拉了这么多东西也挺惊讶的,不过也没多问,赶紧帮忙。

  凤爹还休息不了,赶着牛车去买煤去了。

  蓝凤匆匆和两个堂姐说了两句话,也拉着蓝小哥哥跑了,去弄桌凳去了。

  学校老师们还没放假呢,昨天是收志愿单最后一天,今天她们也要工作,查缺补漏之类的。

  蓝凤和小哥哥都是学校名人,看门大爷看到她俩自然不会拦着了。

  是的,蓝凤就是把主意打到学校头上了。

  学校的书桌长条板凳其实每年都有损耗,能修补的还会修补,可是有些太破烂的就会卖到废品回收站了。

  蓝凤就想要一些破旧的,直接从学校拿,价格肯定便宜,毕竟是第一手货源嘛。

  两人直接找教导主任,“主任,我们想在假期体验生活……baba……”

  还是紧跟政策那一套,蓝凤不怕多说,管用就好,“请您支持一下。”

  主任倒是乐了,答应的也痛快,“成。”

  主要是没有为难的地方,俩孩子也不要好的,就要损耗的。

  卖给谁不是卖啊,再加上俩孩子还给他们学校长脸。

  要是她们都能被京大录取,他们武庆县县高在全省都要出名了。

  自己的学生自己疼。

  主任带着两人到了学校仓库,打开门,“你们随便挑。”

  其实里面的桌、凳很有还能修理再用的。

  不过主任没说,也算是权利范围内卖个好。

  蓝凤自然也看到了,有好的谁要差的,先挑着不够再要差的。

  蓝凤眼睛尖,一下子就看中两个书桌,这两个书桌表面都挺好的,四个腿儿也没问题,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书膛底下那块儿没有了,空荡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