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过好日子_作者:牛奶花卷(414)

  “吃蘑菇菜干,酸菜省着点吃。”本来腌了一大缸酸菜,蓝凤觉得吃不了的吃,然后发现她错了。

  刚开封,王红就带着罐子来了,直接装走一罐子。

  大概五分之一。

  然后又往送谢家送了一盆,谢伯母觉得好吃,之后又送了两回,加上他们不少吃,所以现在还剩一半了。

  她们真在北京过年的话,怎么能少了酸菜饺子呢。

  所以这酸菜要限量了。

  谢丞忆也面露可惜,好在菜干他也爱吃,“再放些冻豆腐。”

  北京下雪了,小凤就去豆腐房买了两大板豆腐,让人家划成小块,放到外头冻,一宿就成冻豆腐了。

  他们屋外放了个大缸,里面有肉、有鸡还有鱼,更有冻豆腐和冻饺子,好多好东西呢。

  “在放两张豆皮。”蓝小哥哥也往里加料。

  “行啊,锅里有温水,你们俩菜干和蘑菇泡上。”蓝凤支使他俩干活。“把晚上的也带出来,省得总做。”

  蓝凤在高中时候就把小哥哥锻炼出来了,烧火、洗菜、摘菜、切菜、捡碗刷碗就没小哥哥不能胜任的。

  到了这,蓝凤重点训练谢丞忆。

  没想到还挺有厨艺天赋的。

  小哥哥身上的技能没用一个星期就全部学到手了。

  现在都能掌勺了,几样炖菜都做的有模有样的。

  炒菜的话还不行,还得学。

  蓝凤对他毫不保留的,以后真生活在一起,好让他做饭啊。

  “对了,哥,你在店里看到来娣堂姐了没?”她们把店铺开到师大了,也不知道来娣堂姐得没得到信儿。

  她们这些日子其实就聚过两次,第一次是她和小哥哥去学校找的她们。

  第二次是酸菜好了,蓝凤也想让她们认认门,也认识一下谢丞忆,就把招娣、来娣还有王红都喊来了。

  也是知道招娣、来娣都挺忙碌的,除了学习还摆地摊。

  她们和同学合作,招娣堂姐交了个好朋友,家是广东那边的,那边电子产品比较多,还有衣服款式也比较新颖。

  那个同学负责货源,招娣来娣堂姐负责卖,四六分成,人家六,她们四。

  生意应该也不错,也挣了不少了,要不然招娣堂姐就不会说等明后年她们也要买房子了。

  蓝龙摇头,“人那么多,没太注意。”

  “快冬至了,那天喊她们过来吃饺子,还有王红。”这家伙就不能给她那么多酸菜,给了这人就没影了。

  要不拿酸菜吊着她准来的勤快。

  谢丞忆和蓝龙当然不会反对。

  别看蓝龙和王红总怼,俩人交情还是不错的。

  谢丞忆呢,虽然是初次见她们,但是不管蓝龙还是蓝凤信里都没少提,可以说神交已久了。

  再加上招娣三人性格都不错,没有那种极品的,相处还是很愉快的。

  最主要的是小凤把他介绍给亲戚、朋友,那他的地位会更稳固,傻了才不愿意呢。

  新店开业三天大庆,蓝凤开始上课了,没法子在盯着了。

  好在蓝凤还是很信任她的两个店长的。

  不信任也不行,她不可能像总店这样每天查看盘货情况。

  所以只能用人不疑。

  不过星期日有时间,她就会走走看看的。

  而且她制定的虽然是店长负责制,但也有制衡手段,比如存款时必须两人同行,回来时两人要在盘货单上签字的。

  最后一天的货款要和银行存款和再收入相平的,这是需要店长签字的。

  蓝凤让她们签字,到时候哪里出了问题,她好找人负责。这在培训的时候她重点讲过了,也告诉过她们别随便签字,更别代替别人签字。

  希望她们都记得牢牢的。

第134章 冬至聚会

  日子过得很快, 来到了冬至前两天,这天是星期日,所以蓝凤她们商量决定提前过节了。

  前几天蓝凤就开始频繁的逛自由市场,买了不少好东西。

  十月一,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现在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所以当天的重头戏就是不同馅料的饺子了,但是菜也要做的。

  红烧肉是保留项目, 蓝凤准备做些油炸菜。

  她知道油炸食品没有营养, 可是挡不住真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