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过好日子_作者:牛奶花卷(61)

  而且现在家家不富裕,家底儿都薄,真要分成好几份了,有的就没法过日子了,蓝家还好,也不知道蓝奶奶怎么弄的,弄了两口铁锅,虽然有个已经焗过了好几回了,随时可能报废,但毕竟能用,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有的人家满打满算就一副铁锅,怎么分家。

  可是蓝家就一副菜刀啊,所以真分家了给谁呢。

  至于分家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凤爹娘能够当家做主了。

  最好能够单门独院,这样做一些事就更方便了。

  “谁家小孩,长的挺好看呢。”说话的是个青年人,这人很是自来熟,居然已经摸上蓝凤、蓝龙的脑袋了。

  蓝凤鼓着脸,扒拉头发,她虽然现在还是“黄毛”丫头,可头发这么立整也是梳了好一会呢,一下子把发型都给她弄乱了,讨厌!

  蓝凤小孩身大人心,所以就不可能像真正小孩那样慢慢脏兮兮的,加上认为病从口入,所以不但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也把小哥哥带着,最起码他们不像其他小孩花糊脸、吸溜鼻涕。

  虽然两人还稍微有些营养不良,也没有小孩的包子脸,但两人五官都不赖,都是双眼皮儿,眼睛有神又灵活,再加上手、脸都干干净净的,在一群农村娃中就很出挑了。

  但这也是她和小哥哥的烦恼所在,因为农村的大姑、大妈们喜欢孩子的方式就是动手动脚,不是掐脸蛋就是扭把屁股,关键是手劲儿还一个比一个大。

  所以揉头发的还好。

  不过该讨厌还是要讨厌的。

  “快别逗了,生气啦!”旁边其他的人也跟着逗趣。

  “不许……碰妹妹!”蓝小哥哥瞪眼了。

  “那是你妹妹啊?你们几岁啦?属什么的啊?”没新意,问小孩总这几个问题。

  “哥哥,走。”蓝凤拉着小哥哥就走,不想被玩。

  这是几个年轻人,有男有女,不过蓝凤看着她们都眼生。

  再说她和小哥哥的知名度在三大队还是响当当的,唯一一对龙凤胎嘛。

  这些人不认识她们,又在三大队这边种地,那只有一个可能了,她们就是三大队的知青们了。

  这个年代的特色之一啊。

  三大队的郑队长隔路,不和别的队长一样,把分下来的知青都安排离村子比较远的地界,那里还有名字叫知青点,就是干活也尽量不和队员们互相参合。

  所以蓝凤知道有知青,其实没太见过。

  有些兴趣,大致扫了一遍,有六个人,四男二女,都是十几二十来岁的年纪,有个小姐姐还挺好看。

  “叔叔,快干活!偷懒扣工分!”吓完人,蓝凤拽着小哥哥赶紧跑了。

  蓝凤走出去挺远,还听他们在说笑,说小姑娘挺厉害的。

  哼!她超凶!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伯娘开始了八卦。

  这主角之一就是知青。

  这个花入各眼,现在这年头帅哥的标准是国字脸,浓眉大眼。

  可也有人喜欢白面书生,戴着眼镜一身的书卷气。

  这样的人在农村是很少的,所以那些知青一来就成了稀罕物。

  很多农村女娃子第一次见着面皮比自己还白嫩的男生。

  觉得他们斯文有礼,而且还会读书有知识。

  可不就有小丫头芳心暗许了。

  不过他们队长说了知青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人家一心是要回城的,所以要结亲的都慎重。

  再加上知青们住的远,平时也不常和队员们掺合,所以三队的队员们和知青一直保持着相安无事。

  这次是正直、善良的男知青怜香惜玉小村姑的故事。

  他们三大队有个老陈家,非常出名,这家也是绝户头,而且到现在为止有五个丫头了。

  看重女孩的人家是女孩是“千金”是“金花”,可在老陈家女孩连草都不如,非打即骂的。

  好在这年头女孩稍微大点儿就能送人当童养媳,也能收半袋高粱,所以陈家前头几个女孩陆陆续续半卖半送都送走了,现在家里就有一个陈五丫了,这回倒是给养大了,不是陈家爹娘良心发现了而是留个闺女好做家务。

  陈五丫平时也是半饥半饱的,干活又多,稍微不顺心就会遭到父母打骂。

  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像这种打孩子、打媳妇的事情,只要不打死在农村是没人会管的。

  可是刚来得一位男知青替陈五丫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