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过好日子_作者:牛奶花卷(97)

  蓝凤和小哥哥每次都弄回不少,除了给小鸡和家人吃,吃不完就晒起来,晒衣绳上都是红薯藤了。

  为什么要这么积极?当然是为了冬天不整天吃白菜、土豆啊。

  这就是未雨绸缪了。

  “呦,小凤厉害了啊,这么大点就喜欢做饭了,也不怕累着了不长个。”蓝大伯娘这话听着就不是啥话。

  蓝凤专心致志炒菜,就当没听见。

  才不搭理她呢,回头和她娘告状。

  这分了家,就各家做各家的饭了。

  之前是凤娘做的,前阵子不忙的时候还好,现在忙起来了,又要干活挣工分又要编鞋垫,还得做饭,还不把人累坏了。

  别的忙她实在帮不上,可是做饭她还是可以的,没有什么大厨的手艺,家常菜也是能做的。

  家里灶台也不高,她完全可以胜任的。

  最开始凤爹娘都觉得不行,她就用事实说话。

  “这是油,炒菜最先放油,然后放葱蒜辣椒,放土豆丝翻炒……”她当着凤爹娘的面说了炒土豆丝的过程。

  因为一点没错,凤爹就让她试试,他和凤娘看着。

  蓝凤才不怕呢,真金不怕火炼,“小哥哥烧火。”

  再说她还有帮手呢。

  果然直接过关,除了翻动铲子有些费力,没有其他的毛病。

  凤爹尝了口,“味道还不错!”

  凤娘也吃了,“要是放那么多油,我做的能更好吃。”

  小哥哥张嘴,“给我夹一口。”妹妹做的,肯定好吃。

  “我下次少放点。”蓝凤叹气,她真的只放了三滴答。

  这都跟擦精华液似的了,按滴算的,没想到还是被说了。

  不过一道炝炒土豆丝还是完成了它的使命,至此之后蓝凤有了可以在家中下厨的权利。

  蓝家现在是一日三餐,但早饭蓝凤是起不来的,所以她只负责午餐。

  这也是蓝大伯娘阴阳怪气的原因了。

  因为没法用铁锅了,大房没能买到铁锅,一天三顿的喝菜粥,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啊,蓝彪蓝虎早就闹吵了。

  所以蓝大伯娘有时候会偷偷的早回来一会儿,用铁锅扒拉个菜。

  可现在蓝凤做午饭了,那三房的铁锅就不能用了,只能用蓝奶奶的。

  可是三房有协议,用老人的东西就得给老人一份。

  那意思就是如果蓝大伯娘用蓝奶奶他们的锅炒菜,得留半碗菜给他们。

  蓝大伯娘明显不太愿意的,他们也吃红薯疼,虽然红薯藤不值钱,但是总得费油盐。

  不过大伯娘咋想的,蓝凤可不管,等她炒完菜还要烧热水呢,所以想使锅,等着。

  今天蓝凤做的是辣椒炒红薯藤。

  就是放了点红辣椒,借个味儿。

  之后又拿了个鸡蛋,做鸡蛋红薯藤汤。

  自创菜式,就是两滴油,放蒜末爆香,加水烧开,放嫩红薯藤烫熟,再将搅拌好的鸡蛋用筷子逼着往锅里均匀撒。

  这汤就成了。

  主食是早上剩的窝窝头。

  她现在炒个菜煮粥还行,做面食之类还凑不上手。

  凤娘就会早上做,这样她中午就省事了。

  不过天头越来越热了,蓝凤准备和爹娘说说,还是现吃现做。

  “我闺女越来越能干了,回来就吃热乎的。”凤爹喝口汤这个美啊。

  “爹,我烧火了呢。”小哥哥委屈。

  “都能干。”凤娘掰着窝窝头泡汤里。

  “闺女做的汤就是好喝。”真心夸的,比媳妇做得好,不过这句就别说了。

  蓝凤上辈子有一位广东的朋友,对北方的汤水很是嗤之以鼻,甚至说出了北方人喝的汤都像刷锅水。

  不过相对来说北方的汤有点快手汤的意思,基本上就是油烧开放水煮开放食材再煮开调味,这汤就算成了,快的话两三分钟就完事儿了,广东的汤那就讲究多了。

  广东人喜欢老火靓汤,一道汤炖个三四个小时是常事儿。

  蓝凤觉得广东的汤品很有食补的精髓。

  不过北方也有好汤,炖鸡汤、肉丸汤、羊杂汤……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她想炖点好汤给爹娘补补身子,一是没材料,二是爹娘也不会让。

  烧几个小时,那得费多少柴禾呀,大夏天的炕也没法睡人了。

  所以老老实实做她的快手鸡蛋汤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