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国师大人_作者:风行水云间(18)

2019-02-21 风行水云间

  他对面那人低低一笑:“你不应在此,从一开始就走错了。”声音如玉石棋子相击,清亮悠长,说不出的悦耳,仿佛能在这局促的车厢中袅袅回荡。

  “那可未必。”青衣文士抱臂往后一靠,“我来此接你,乃是得了父王的恩准。”

  “哦?他让你来?”这人似乎有些惊奇,“这可是个稀罕事。”

  青衣文士笑了,正要再说什么,外头忽然传来“咚”地一声,紧接着马匹希聿聿长啸,连带整架马车都一个急刹,停了下来。

  震荡剧烈,他对面那人忍不住轻咳一声,青衣文士已经怒声道:“驾车不长眼了?”

  却听外头似有人呼号,而后又有自己护卫的斥骂声,长随靠到外头窗边,快速道:“公子,前头有人拦车喊冤,称安夏国余孽杀人。”

  安夏国余孽?青衣文士目光微亮,瞥了对面人一眼却斥声道:“有冤就去找县里报案,敢在这里冲撞贵人,定不能饶!”

  他对面那人却抬手虚虚一按:“无妨,我也想在淄县多盘桓几天。”

  他居然要管这闲事?青衣文士看过来的眼神顿时充满了不可思议,仿佛见到有人举着大锤砸蚂蚁。不过他立刻回过神来,高声道:“召。”

  不一会儿外头响起杂乱的脚步声,有人扑通一下跪在车前,颤声道:“小人赵大召,老母被安夏国余孽害死,小人申诉无门,只得拦车喊冤,求好心的贵人给我家讨回公道!”

  青衣文士哼了一声:“何谓申诉无门?”

  “害我母亲那一家子是聚萍乡的富绅,乡官都与他家交好,不肯给我公道!”

  青衣文士看对面那人点头,这才轻嗤一声:“那就送县里审罢,你这案子我接了。不过你敢拦车告状,冲撞了我的贵客……”

  话未说完,他的“贵客”就替他接了下去:“按律该受十刀剐刑。”

  外头那乡民“啊”了一声,大惊,显然不知道拦车告状还要承担这等后果。不过大魏国确有律令,敢私拦王亲申冤者,要先受严刑。

  “……”青衣文士厉声道,“你还想告吗?”

  乡民期期艾艾,打起了退堂鼓:“那、那小人就不……”

  “想告就告,想撤就撤,哪有这样的美事?”青衣文士对面那人不急不徐,却偏偏能打断他的话,“这案子已接,刑罚不可免。念你快要上堂,改作二十鞭吧。”声音慵懒,却带着不可抗渎的威严。

  第12章 且慢!

  还有硬逼着人告状的。只要在这人身边,青衣文士觉得自己总有小开眼界的机会。

  那乡民大声求饶,马车却已辘辘启动,只有青衣文士的声音从中传出:“拉到路边,上完刑送去医馆。对了,下手轻些,还要留他对簿公堂。”

  刁民这么容易退缩,说明为母复仇的决心并不坚定,多半只想讨些好处。

  所谓安夏国余孽,呵。

  换在平时,他可不会给人这样当枪使,不过眼前这位贵客看起来挺有兴致呢。

  那他就只能奉陪到底。

  ¥¥¥¥¥

  淄县接下王婆案,两日后开审的消息传来时,冯家人正在吃饭。徐氏听到消息,指尖一颤,饭碗险些掉到地上:“岂有此理!”

  冯妙君伸箸,一下挡住了她的碗:“水来土淹。”声音镇定,心里却是微微一沉。她原以为赵大召至多是再讹几次钱,却没想到他直接绕过乡里告上县衙。一个泼皮哪来这样的胆气和本事?

  最古怪的是,这案子光从证据来说根本立不住脚,县衙那一帮子人也不是吃饱了撑的,怎么会接下开审?

  传讯人是乡里的啬夫派来的,收了徐氏二两碎银子即低声道:“我听说有贵人路经淄县,赵大召半道儿拦车,自己先受了二十记鞭子,这状才告成了。”

  这话里讯息量很大,引出来的疑团更多,徐氏怔怔道:“哪位贵人?”他们这小地方,来个大官儿都很不得了。赵大召去求援还要先受刑,对方的身份是有多尊崇?

  人家愿意替赵大召“申冤”,这让她心里满满都是不安。

  “不知,我们都不晓得,只听说身份尊贵得很。”

  送走了传讯人,徐氏才慢慢坐回椅上。即便她不知道杀王婆的凶手正是冯妙君的手下人,但她清楚养女的真实身份,这会儿心底隐隐泛出的揣测就加深了自己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