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怂且甜_作者:许乘月(151)

  用斋过半,李同熙与几名下属武卒也进来了。他目不斜视经过徐静书身旁,仿佛不认识她似的。

  徐静书倒也没打算强行寒暄,只若有所思看着他去取斋饭的背影。

  打从发现李同熙进来的那刻,鬼精鬼精的赵蕊就一直偷觑着徐静书。此刻见她望着李同熙的背影出神,赵蕊神情那个急啊。“表姐!”

  赵蕊压着嗓子低声急呼:“别看啦,讨厌的人都不好看的!”

  徐静书回过头来,被她逗笑,也轻声答话:“别人都是以貌取人,你倒有趣,竟是‘以人取貌’。”

  赵蕊不知这话该怎么接,鼓着小红脸重又低头吃饭。

  赵荞冲她眨眨眼,笑得怪里怪气。

  一直没吭声的赵渭忽地轻道:“求你们吃快着些,去‘司空台’还有段路,耽误迟了赶不上日落之前下山。”

  这话让三个大小姑娘都是一凛,赶紧加快了进食的速度。

  那头的李同熙倒是利落,拿起筷子就是风卷残云般的架势,明明是后头进来的,却比徐静书她们还先吃完。

  徐静书从饭堂出来时,见他正在庭前与下属说话,心下不免又起疑惑唏嘘。

  赵荞与赵蕊已急吼吼走到了前头回廊,赵渭扭头见徐静书脚步踌躇,便轻咳一声。

  徐静书赶忙跟上,歉意地轻垂笑脸:“走吧。”

  赵渭看着前方,边走边道:“情情爱爱的事里,心思温柔的儿郎总是吃亏些。可明明那样才是好的。”

  他的目光始终朝前,声音也不大,徐静书实在吃不准他这话是对谁说的。也不明白他说这话的用意。

  他还不满十五,平日里又算得个沉稳性子,除了闷头读书、偶尔玩乐之外,从不见对什么人、什么事额外看重。

  此刻忽然在平日交道不算多的表姐面前说出这样一番似乎意有所指的话,实在显得没头没脑。

  “啊?你说什么?”徐静书疑惑试探。

  他略略回头,满眼认真地看着徐静书:“恩师是这么告诉我的。”

  “储君驸马?”徐静书愈发不知所云,只能尴尬笑,“他竟还教你这种事的么?”

  真是奇怪,苏放为什么要教赵渭这种事。不过赵渭就更奇怪了,莫名其妙同她说这个做什么?

  赵渭“嗯”了一声,转回去专心迈步,似是自言自语:“大哥比李同熙好。”

  这话落在徐静书耳畔,浑似平地惊雷,炸得她满脑子只会嗡嗡响,脸上烫得能摊饼。

  这位三表弟似乎知道得太多了!

  ****

  被赵渭那番似是而非的“友好劝诫”震惊到不知所措,上“司空台”的一路上徐静书都很沉默,只红着脸听赵荞、赵蕊拉着赵渭叽叽喳喳,偶尔笑几声作为响应。

  涟沧江畔的“司空台”算是泉山一处古迹,前朝中后期时这里曾发生过一件极其重要的事,直接挽救了当时已显颓势的国运,使前朝达成了最后一次中兴,又延续了两百多年。

  因那次事件影响太重大,泉山背后这偏僻临江的一隅高台便有了“司空台”之命 ,还被载入青史,成了后世无数年轻人“凡上泉山必往朝圣”的地方。

  前朝亡国后的几十年战乱岁月中,泉山几乎被世人遗忘,只剩了涟沧寺僧人们,这“司空台”就更是荒芜。

  赵渭环顾四下几乎半人高的杂草,稚气未褪的面上浮起伤感之色,再无心与二姐、五妹谈天说地,沉默地弯下腰开始徒手除草。

  赵荞与赵蕊茫然对视一眼,不知所措。

  “老三,你这是怎么了?”赵荞小心翼翼歪头觑着他的背影。

  “没事。”赵渭低低应了一声,没有回头,将才扯起的一株深长杂草扔到旁边。

  徐静书轻轻叹息,也迈步上前加入“除草大军”,并向两个发懵的表妹娓娓道来。

  “前朝中后期国力衰退,外海番邦以坚船利炮犯海境,内忧外患,大厦将倾。有位很年轻的铸冶署司空在这里展示了他主持铸造的精锐舰载火炮,”徐静书向悬崖边沿指了指,“载了火炮的战舰就在下头的涟沧江上,而延和帝与三公九卿、朝中重臣,以及各地世家掌权人,就在这里,与那名司空大人一道,亲眼见证了那舰载火炮的威力。这件事,史书上称作‘涟沧江试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