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夫人又都拿鄙夷的目光看向钱莲儿,覃九寒也随着她们的视线看过去,惊诧道,“这是怎么了?”
杨嬷嬷便回道,“方才这位姑娘误闯了夫人的房间,还偷……取了夫人的镯子。”
众人此时都看向覃九寒,似乎在等他的反应,却见覃九寒将眉一蹙,呵斥道,“既然是贼,就往该送的地方送。”
杨嬷嬷顿时演上了,面露难色,道,“可是,大人大概不认识,这位姑娘乃是钱大人的侄女。这往牢里送不好吧?”
覃九寒拧眉,“那就送回钱家吧,让钱县丞自己教。连家中人都管束不好,他这个官,不做也罢。”说罢,甩袖就走了。
留下满院子的人窃窃私语,“啧啧,这钱县丞可真是倒了大霉。也不知道会不会被牵连,真要被罢了官,那也只能怪他自己没管教好侄女。”
“这家宅不宁,可真是遭殃了!”
至于被众人鄙夷的钱莲儿,早已面如死灰,瘫软在地,连脚腕处的疼痛都顾不上了。
覃九寒这是要彻彻底底毁了她的名声,等到日后,她无论如何攀扯覃九寒,旁人也只会当她怀恨在心,没人会相信她的话,只会觉得她是为了掩饰做贼的罪行。
对于一个希望靠嫁人而过上奢侈生活的女子而言,这无疑是毁了她所有的希望。
至此,钱莲儿的事情就彻底落幕了,至于她被押回钱家之后,又是另一番光景了。而眼下的覃府,正过了满月宴,却不想,第二日便又有喜事送上门了。
还真是应了那一句话,好事成双。
第113章 ...
京中的圣旨, 是满月宴第二日清晨到的覃府。霞光初照,覃府大门就被人敲开了,门房急匆匆开了门, 见门外站着个驼色宦官服的男子, 男子面白无须, 声音尖细。
门房一愣,忙把人迎了进来。
蓁蓁从下人处得了消息,便匆匆来到正院,却见相公正同一位面白无须的男子交谈。见她来了,那男子便和善一笑, 操着尖细的嗓音道, “覃夫人来了, 那小的就念圣旨了。”
太监说完, 便昂首挺胸,缓缓卷开手中的明黄圣旨,缓缓将圣旨上的话念了一遍。
待念完了,太监又恢复了方才乐呵呵的模样, 和善道, “沈孺人,接旨吧。”
蓁蓁一愣, 还未反应过来, 就感觉到身侧的夫君,温暖的手拍了拍她的背,一股温暖的体温透过薄纱外衣, 缓缓淌进了她不知所措的心。她镇定下来,起身恭恭敬敬将圣旨接过。
旁边的覃九寒也起身,同那太监客套了几句。这太监本来就是太子的人,这一番前来也是卖好的,自然不会折腾什么,见这位太子看重的覃大人并未轻视他,心里也不由有些好感,接过下人递过来的荷包,入手沉甸甸的,摆明了这一回收获不小。
太监微笑将荷包收入怀中,然后慢悠悠道,“覃大人虽然远在盂县,但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心里头可是都一直惦记着大人。此番盂县剿匪之功,殿下记在心上。小的,在这里恭祝大人前程似锦,官运亨通。”
……
闻弦音而知雅意。这太监虽是一副和善的老好人模样,但既然能在宫中混出头,可见并非什么碌碌无为之辈,至少,是个听主子话的好奴才。他话里话外说的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实际上不过是在为太子卖好罢了。
毕竟,梁帝的性子,覃九寒再清楚不过了,他自己的后宫都管不过来,那么多美人都宠幸不过来,又怎么会有闲工夫去管旁人家的夫人。
所以,这个诰命,实际上不过是太子替他经营而来的。目的么,其实也很简单,不过是为了让他日后老老实实替太子卖命罢了。
覃九寒收回沉思的心,见妻子担忧看着他,含笑道,“怎么了,沈孺人?”
他难得说笑一回,蓁蓁却不肯买账,犹犹豫豫捏着那圣旨,颇有点被吓到了的样子,“京城怎么会忽然封我做孺人啊?我又没有什么大功劳。”
覃九寒有些哭笑不得,方才在外头还一副官夫人的威势,看着很能唬人,那群小丫鬟们都眼睛亮着看着妻子,仿佛把妻子当做崇拜的对象,就连杨嬷嬷说话做事都小心了不少。结果一回屋子,两人独处的时候,瞬间被打回原型了,还是原来那只胆小怕事的娇气小猫。
蓁蓁见夫君但笑不语,心下更加着急,忍不住上手捉了覃九寒的袖子,晃了晃,“你别光顾着笑啊。那个什么太子,是不是要算计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