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过功课,覃九寒也很满意,正好杨嬷嬷派人送早膳过来了。
蓁蓁便道,“你才回来,就要问勋哥儿和温哥儿的功课,做什么吓孩子呢。快去换了衣裳,陪我们一道用早膳吧。”
说罢,她抱起虎头虎脑的温哥儿出了里间,勋哥儿也跟着一道出去了。
用了一顿早膳,原本还对爹爹有些陌生的温哥儿,也似乎想起了面前这个男人,就是几个月未见的爹爹了,便要他抱着才行。
覃九寒素来对儿子十分严厉,但看在温哥儿还小,倒也由着他任性了一回,边抱着他,边指导勋哥儿的功课了。
勋哥儿年纪还小,但他十分勤勉,于读书一道上颇有天赋,覃府书本来就多,再加上外家柳家总是寄书过来给外孙,他如今的学问已经十分扎实了。只是自己琢磨,到底比不过有人点拨来的好,故而覃九寒一回来,便让他把这些时日的疑惑之处提出来,自己亲自为他解答。
屋外漫天飞雪,扑扑簌簌的雪洒在庭院之中,时不时有飞鸟扑翅落在窗台上的声音。蓁蓁怜惜鸟儿冬日难觅食,遣人在窗台上撒了谷粒,故而总是能听到鸟儿嫩嫩的鸣叫声,也算是冬日里一道别致的风景了。
屋内的气氛却是正好,地龙烧得屋内温暖而舒适,屋内放了盆子水,因此并不干燥,蓁蓁裹在兔毛毯里,听着耳边父子的问答声,迷迷糊糊之间,谈话声忽远忽近,只觉有了几分睡意。
岁月静好的日子,就是你和孩子都在我身边。
第161章 ...
“娘!娘!孩儿回来了!”温哥儿清亮的声音从亭苑里传来, 语气中满是雀跃。
继而便是勋哥儿温和的声音,似乎是在劝弟弟稳重些,不要这般吵吵闹闹的, 让人看了要笑话的。
蓁蓁闻声出来迎两个儿子, 瞧见被训了的温哥儿瘪得似一株狗尾巴草了, 牵着他的手的勋哥儿立马又三两句就哄好了他。
“娘。”温哥儿噔噔噔跑过来,颇为黏人的抱住了她的腿,然后便似小年糕一般黏糊糊道,“娘,我好想你啊。”
蓁蓁摸摸他的脑门, 最近到了夏天, 温哥儿怕热, 总是出汗, 她便时常备条汗巾,给他擦汗。
温哥儿这边正粘糊着,勋哥儿便上来了,十分恭敬地请了安, “娘, 孩儿回来了。”
长子从小就是这般,大抵是知道自己日后要承担许多, 或是原本就聪慧过人, 所以早熟得很。与礼节上也从不出错。
放在别人家,爱撒娇的幼子和稳重踏实的长子,家中长辈虽然器重长子, 但心里肯定不免要去偏心幼子。
但蓁蓁是真的一碗水端平了,两个孩子,无论哪个,她都是同样的疼爱他们。
勋哥儿也是个小男子汉了,但她仍旧拉了他的手,十分仔细问了他们在庄子上的起居饮食。
勋哥儿也不觉得娘管的太多,心中十分开心,面上却还是稳重自持的模样,慢条斯理道。
“娘放心,庄子上有李叔和秋姨陪着。早晨孩儿起身,先去练半时辰的拳,然后便去寻阿弟,陪着他做完功课。午膳都是秋姨准备的,用过午膳,孩儿便带着弟弟去田间地头。阿弟生得虎头虎脑的,好些伯伯都喜爱他,也十分愿意教我们,还喊我们去他们家做客。”
“那就好。”蓁蓁闻言温婉一笑,然后便牵了两个儿子回房,左手是温润如玉的长子,右手则是活泼机灵的幼子,内心十分满足。
“娘跟你们准备了乌鸡汤,灶上温着呢,玉泉就取来了。”
“娘,温哥儿最喜欢娘做的汤了!”
这是嘴极甜的温哥儿。
而勋哥儿则更关心她的身体,小小年纪便十分操心。“娘辛苦了,下回别自己动手,让下人做就好了。”
这边母子三人正喝着鸡汤,外头便传来了脚步声,来人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道,“夫人,大喜事。”
蓁蓁忙询问道,“究竟何事?慢慢说,别急。”
玉满见夫人冷静沉稳的模样,忽然便觉得自己太丢面子了,也忙喘了口气,把气喘匀了,才道,“夫人,方才杨管家递消息来,说是大人今岁的考评乃是上优。”
蓁蓁闻言也很高兴,她对前院的事知道的不多,但也知道上优这一等级十分难得,往年最好也只是个优罢了,如今相公得了上优的考评等级,可见难得。
她笑着给了玉满赏钱,然后吩咐闻讯而来的杨嬷嬷去给府里伺候的下人每人都发一份赏银,连门房马夫都没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