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娇娘_作者:白鹿谓霜(380)

  只是现下一听,倒是有些心疼起来了。

  覃九寒倒是来安慰她,“三殿下好歹是皇上的儿子,宫中皇子又不多,还能把他的生辰给略过去吗?你也别跟着操心了,只是一个生辰而已,男孩儿不似女孩儿,对这些事情都不如何上心的。”

  话是这么说,但若是不上心,便也不会向蓁蓁讨要红封了,总不能说三皇子他是缺银子花了吧?

  再者,覃九寒这话还真有几分是唬人的,说起来,也怪三殿下生的不是时候,偏巧生在年关,那时候,宫里是最忙的,做爹的那位都不上心,下人哪里会上赶着给自己找事。

  便是皇帝有时候想起来了,也是随口赏一桌饭菜下去,要说重视,还真的是没有的。

  就连覃九寒,前世都瞧见了好几回,梁帝身边那太监提醒了几回,他才想起赐一桌饭菜。

  但他也只能这般说给蓁蓁听,蓁蓁又是素来最信他的,从来不疑他,听了才略松了口气,道,“也是,三殿下地位尊贵,操心的人想必不会少的。”

  再者,真让她替三殿下操办生辰,反倒是逾矩了,毕竟按规矩,怎么也轮不到她的。

  夫妻俩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相拥而眠。

  屋外寒风瑟瑟,屋内却是温暖如春,冬日里这般相拥而眠,再是舒服不过安心不过,闹得覃九寒这等十分有克制力的人,都有点理解何为温香暖玉,何为“君王不早朝”了。

  第176章 ...

  雪又连着下了好几日, 城内住户倒还好,家中有银钱购碳,没让屋顶雪给积起来, 乃至压垮了房梁。

  但城外的便没有那般好运了, 本来山间的雪就下的比城里还要厉害些, 好些农家为了省柴火,不是冻的不行了,都不肯用。

  屋顶积雪压塌了好些农屋,眼看着又快要年关了,这雪灾一来, 还真是来的不是时候。

  苏州雪灾, 旁的地方自然也略不过去, 都是一般无二的情况。

  覃九寒乃是任的江南总督, 雪灾一来,他自然要接手赈灾之事,且苏州知府王甫刚下台没多久,至少从面上来说, 苏州官场如今乃是群龙无首之势。

  初八那一日, 蓁蓁特意熬了参鸡汤,送到相公的书房去。

  她是很少在覃九寒办公时来打扰的, 但因着雪灾的事情, 相公已经忙碌了好几日,连着好些日子都没好好歇息,她自然看不过眼了, 不但把归家过年的勋哥儿送过去帮忙,自己也是汤汤水水往前院送。

  她将鸡参汤搁下,分别用两个青瓷碗舀了整整一碗,送到内室去。她招呼道,“快歇歇,我熬了汤,来喝一些。勋哥儿也是,快往窗外看看,别伤了眼睛。”

  埋头苦干的勋哥儿忙起身,伸手将娘手里的汤接过去,怕她烫着。

  “娘费心了。”

  勋哥儿捧着汤碗,一碗放在仍然低头看灾情折子的爹身边,另一碗则自己用了起来。

  蓁蓁忙叫他一边喝汤,一边看看窗外的松树歇歇眼睛,他也都应下了。

  嘱咐完儿子,蓁蓁又走到书桌边上,伸手将那折子给合上了,声音软软的,但又带着点坚定的意味,“勋哥儿都乖乖喝汤了,你也快点喝。我熬了许久的,凉了就不好喝了。”

  覃九寒颇为无奈,但他素来拿妻子没办法的,今日也忙了许久了,也是时候歇歇了。

  他取了汤碗,蓁蓁便在一旁含笑看父子俩喝汤,然后将杨嬷嬷同她谈天时说的雪灾情况一一道来。

  “嬷嬷今晨去问了负责采购的小吕,说是粮菜又涨价了不少。他打听了几家,说是苏州城外头东边的那个村子,一村子的菜田稻田都被压了,好在农户们夜里头警醒,听到房梁松动的声音,便逃了出来,才没闹出人命来。”

  覃九寒听了这话,便又蹙眉。比起下头的官员们一轮一轮将灾情传上来,还是民间这些走家串户的商贩,消息来的灵通些。

  勋哥儿也是察觉到了这一点,道,“爹,孩儿觉得,这雪情上报的委实太缓慢了些,等到赈灾粮赈灾款拨下去,也不知能不能及时帮到百姓。”

  然而这种推诿,自古以来便是有的。雪灾本就不是好事,下头自然谨慎又谨慎,伤亡也是越写越小,还要费笔墨写自己多么亲力亲为救灾,就差明着推卸责任了。

  但是这种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亦是无法短时间内改变这种情况。反倒是雪灾,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