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覃九寒以摧拉枯朽之势剪除其党羽,扶植官员上位,同年十一月,圣命下来,辜沅之父任扬州知府,而其余重要职位,皆与覃九寒原先设想相差无几。
江南一事,带给他的,除了官名赫赫于朝野,更多的,是实权。
乱世出英雄,此话从来不假,江南乃是宝地,亦是一块人人都想咬上一口的肥肉,此时乃是混乱之际,覃九寒自然不会相让。
结果也很明显,他借的是太子的势,是陛下的势,人人都以为他是孤臣,为了梁帝一个命令,便敢一人独挑整个江南官场。连派他来的梁帝也深信不疑。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是为了谁独挑江南官场,他只是不怕他们罢了。
第187章 ...
清晨的城门口, 不少挑着担子的商贩们正排着队,等着城门口守城士兵的检查。
守城卫兵们正有条不紊地让小商贩们挨个通行着,忽然, 守城的将领急匆匆从城楼上下来, 催促着士兵们将旁边官员专用的通行口打开。
李飞见状, 还笑着道,“副统,这又是哪个大人物回来了?我瞧着这些日子,京城里没人出城啊?”他说的没人出城,自然是说京城没什么皇亲国戚或是大官出城。
将领对下属还算和气, 闻言还回了他一句, “大人物不大人物的, 咱们哪里能知道。等会儿恭敬些, 这位进了城,可是直接往皇宫去的。”
李飞吓了一跳,一边吩咐手下的小兵开城门,一边踮脚看了一眼从远处缓缓而来的车队, 纳闷道, “瞧着这车队,还当真看不出来呢。”
将领也不耐烦和他说了, 随意摆摆手表示, “少说几句,这越是没底气的,越是喜欢大摇大摆。真像这种低调的, 反而最开罪不得。”
李飞也呵呵一笑,“还真是啊!前个儿威勇侯家大公子和三殿下那一出,不就是这样。谁能想到一个皇子,出行的阵势还比不上个没名没分的侯府公子呢?”
他说的乃是前段日子的一桩笑谈,当时威勇侯家大公子冲撞了一辆青布马车,撞得人家马夫跌破了头。威勇侯家的家仆一瞅,这谁啊,一辆青布马车也敢和他们威勇侯府抢道,当即恶人先告状,一鞭子抽了过去。
结果,这一鞭子便抽出事来了,正巧把刚下马车出来看情况的三殿下给抽了个正着。
这威勇侯府家可就倒了大霉了,虽说早些年三殿下还不受宠,但如今多多少少也入了陛下的眼,再说了,哪怕自个儿瞧不上,那也还是儿子,哪里容得别人这么一鞭子抽上来呢?
先是威勇侯府家那位进了宫的娘娘骤然失宠,紧接着,威勇侯府家的那位大公子就被外派到荒郊野岭去做官了,眼瞅着一家子都要倒霉了,威勇侯府也不知寻了什么门道,愣是把陛下那熊熊的怒火给灭了,虽说那位娘娘还未复宠,威勇侯府家的大公子也还没回京,但总算是及时保住了侯府的颜面。
将领心里正把这事给过了一遍,远处的车队已经缓缓驶近了,车队一停,上面下来个管家打扮的男子,未语先笑,迎上来拱手道,“劳烦大人了。我家大人乃是受了陛下的圣旨,从苏州回京,这是通关文牒,还请大人查验。”
那将领守城门这么多年,极少碰见这么守规矩的,毕竟,天子脚下,一块牌匾掉下来,指不定能压了一个官,他也是“通融”惯了的,忙摆手道,“不敢,不敢,这通关文牒就不用验了。”
杨辉连忙道,“大人还是验一验吧。我家大人说了,这是大人的职责所在,我们本该配合的。”
那将领这才接了通关文牒,仔仔细细给验了一遍,然后恭恭敬敬送走车队。车队一走,李飞便很纳闷,“大人,您看什么呢?”
那将领回头笑了笑,半晌才说了一句,“没什么。”
蓁蓁他们离开京城之前,覃九寒曾经在京城买了个院子,不是很大,但布置得很用心。他们这一回回京城,住的自然也是这个院子。
说起来也有几分巧合,今夜宫里头正好设宴,说是太孙的生辰,普通的皇子生辰,梁帝自个儿指不定都不放在心上,但轮到他最疼爱的太孙生辰的时候,倒是重视得不行,似乎觉得半点儿也不能委屈了他的小孙孙,愣是弄出了百官共贺的阵势来。
覃九寒虽说刚回京城,但他如今的地位,早已不同先前。人人都知道,江南总督覃九寒,乃是陛下金口玉言赞过的“忠臣”,就连太子也将他当作未来的肱骨之臣。他人还没到京城,官职却都老早定好了,礼部尚书正好致仕,位置便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