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奔小康_作者:龙猫大婶(17)

“嫂子?”

林秀和苏梅也很惊讶,没想到陈伯和许师母居然认识。许师母帮给陈伯看病边说:“老许和他以前初中同学呢,他们很要好的,不过他在镇子上教初中,老许在咱们村子里教小学。以前还见得多些,后来大家都不在学校了,老许一天到晚都在山上,之遇在镇上,一年也难见上一次。”

许师母又问陈伯:“之遇,你怎么弄成这样了?阿芳怎么没和你一起?”

林秀脸上显出几分尴尬。

陈伯看起来倒是平静:“阿芳前几年就走了。”

“怎么回事?”许师母没有想到这个回答,她十分震惊,眼中不禁流露出哀伤来。

“平平生孩子时去了,阿芳身体差,扛不住,后来跟着走了。”陈伯提起爱女和爱妻的事情,不由得轻轻摇了摇头。

“我记得平平是嫁给梅子表叔了吧?”许师母想了想说。“女婿后来就没来看过你?”

“刚开始还来了几次,后来另娶了,慢慢地也不来往了。”陈伯叹了口气。

许师母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给陈伯上了药,绑好了布条,看陈伯面露疲惫,便先走了。

没过多久,许老师和他儿子许友一起过来了。许老师虽说六十出头了,但看着身体壮实,精气神可足了。

“阿秀,这次真的太感谢你了!谢谢你救了之遇啊!我和阿友把他带回家去,照顾他也方便点。真的太感谢你了,以后有什么帮得上的尽管开口啊!”许老师一脸感激不尽。

“人没事就行,别客气了。”林秀笑着摆摆手,并不放在心上。

许友背着陈伯,许老师在后面看着,三人慢慢走出了院子。

院子里又恢复了宁静,苏梅慢慢地翻看着那本美食指导书,林秀坐在一旁闭着眼睛歇着。

生活的节奏依然不紧不慢地走着,林秀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早去镇里的供销社帮忙做点心,三两天换一种样式,供销社里的生意越发好了。苏梅也每天沉醉在美食书中,根据她从书上看到的和她本身所拥有的厨艺经验,不断地做出新的美食,再经过母亲和弟弟的试吃肯定后,再拿到镇子上卖。随之而来的是镇子上慢慢出现了不少新的早餐摊子。农家人本身不重视早餐的样式,但出于新奇尝过不同种类的早餐后,发现花一点钱尝试没吃过的食物,味觉上、身心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有着商业眼光的一些农家人也开始琢磨一些简单的小吃,比如说卖豆腐的早上也会做一些豆浆、豆花出来买了,加点糖,暖洋洋、热乎乎,吃了感觉全身都舒坦了。

苏梅的早餐摊子无法避免受到了一些冲击,曾经大受欢迎的韭菜饼早就被人学了去,他们还自主创新,市面上还出现了鸡蛋饼、土豆饼。苏梅一方面为自己的生意担忧,一方面也更有信心了:这个封闭的小镇似乎要刮起商业大风了。

苏梅急于给自己的早餐摊子转型,但她在镇子上还没有找到一家合适的店面。她只能继续着每天的流动早餐档,卖完早餐后再四处寻找合适的铺子。

“梅子,梅子?”许师母在院子外面喊。

苏梅从椅子上起来:“师母,怎么啦?进来坐坐吧。”

许师母看起来有几分拘束,想来是要和苏梅说些她不太好意思开口的话。

“梅子啊,我也不瞒你,我这会是为了之遇的事情过来找你的。”许师母不自在地抚了抚耳边的头发。

“嗯?怎么了?师母,有什么事情我能搭把手的,我一定帮。”苏梅心里虽然奇怪,但一直以来,许师母夫妇在村里的声誉不错,在平时的来往中,她也对许师母一家充满了好感和尊重。

“我前几天在镇子上看到你了,我听旁人说你在找铺面。”许师母把刘海往耳朵上拢了拢,“之遇他也住在镇子上的,他现在身体不好,又没有工作,所以想把房子租出去。”

苏梅想了想,说:“师母,你要是有空的话我们一起去看看陈伯的房子,要是合适,我就租了。”

许师母忙不迭应了。两人说走就走,路上许师母也说了一下陈伯的现状。陈伯现在还住在许师母家里呢,不过许师母家里人口不多,住得也还算舒适。以前许师母他们以为陈伯过得好,大家都忙于生计,两家人便很少走动。现在他们知道了陈伯家里发生的事情后,也想着怎么样才能让陈伯的日子慢慢好起来。

在闲聊中很快就来到镇子上。苏梅万万没有想到菜市场旁边一直关闭着的那间房子便是陈伯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