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打开木箱子,把里边藏着的一个布袋子拿出来,清点清楚,一千九百元。这是苏国军在外打工两年带回来的存款。
苏梅骑车回到店里时,见到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发呆。这是怎么回事呀,平时母亲总待在自己店里干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干活我心里就踏实了。可是这会子,她怎么钻熟食店里发呆了?
“妈,怎么了?今天面包店生意不好呀?”苏梅关切问道。
“唉!”林秀叹了一口气,发愁地看着女儿。
在她最穷的时候,也不会有几千块钱的债压在自己的头上。这年头,谁不是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呀?
“妈,发生啥事了?你怎么哀声叹气的?”苏梅难得见母亲这般无精打采,心里不由担忧起来。
“梅子,我们那么辛苦攒下来的钱,全没了!”林秀这话一出来,眼泪也刷刷地跟着下来了。
“妈,你怎么了?妈你别哭啊?”苏梅抓着衣角给母亲拭泪,心里又慌又怕。
是出什么事情了?难道是弟弟生病了?可是这两年来苏安的身体好上不少,上次感冒去看医生时医生还说这孩子恢复得不错。
“你看,你看看这信!”林秀哭着掏出了一封信。
难道是父亲出事情了?临城跟咱们乡下地方不一样,临城有很多车子跑来跑去,难道说父亲被车子撞伤了?
苏梅胡乱揣测着,拿着信纸的手也不由得发抖。
她一目十行迅速把信看完,嗯,整封信里也没说爸身体不好啊,而且还买了地皮,所以妈在哭点什么?
苏梅疑惑地问:“妈,爸的信没什么不好的事情啊,爸还说咱们家买了地皮呢,等到房子做好了,以后咱们在临城也有房子了!”
“呜呜呜!”林秀哭出声来。“你看看,花了多少钱!”
苏梅细细把信看了一遍,看到那个数字时顿时惊呼起来:“六千块!”
“你看到了吧!花了六千块买地皮,以后起房子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你爸还说跟李哥借了几千块钱,让我们放心。怎么放心啊,几千块钱啊!我们怎么还得起啊!”林秀一脸悲愤和绝望。
……
苏梅的心里一千头羊驼飞奔而过。妈啊,六千块钱买了两百平米的地皮,说真的,这个价格真的好便宜啊!最重要是在临城买的地皮啊!
苏梅作为一个曾经见识过几千块钱甚至几万块钱一平米的房价的人,她知道临城在十几年后将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能用这个价格买下地皮,真是太值得了!在这一刻,她甚至怀疑父亲是重生一世的人,才那么大胆的负巨债买下一块地皮。
“妈,你想想,咱们一年都不止赚一千块啊,对不对?你想想,我们以后在临城有房子了,我们可以一家人在临城里生活,住在好看的房子里边……”苏梅尽力去安慰母亲,给她描述美好的生活。
而林秀却一脸无动于衷,丈夫脑子坏掉了,闺女脑子坏掉了,怎么办啊?欠了这么多钱,这生活该怎么过下去啊!
第39章 第 39 章
三十九、离乡
春去秋来,一转眼两年时间就过去了。
这两年的时间过得飞快,苏国军买回来的地皮上早就建好了一幢两层高的小楼房,旁边曾经荒芜的地方也慢慢发展起来。有了房子,苏国军也顺便把自己一家人的户口也迁到了临城。因而,程玲玲和苏安也搬到了临城,就在南区一中读高二。苏梅和林秀倒因为自己手头上的店铺,而一直在老家待着。
“梅子,你真的要把做卤水的方法教给我吗?”五婶一脸不可置信。她知道苏梅正在处理手头上的店铺,也有猜测过苏梅会不会把镇子上的熟食店转手给自己,但万万没想到苏梅提出把卤水偏方教给她。
“五婶,我当然是说真的啊。现在有机会一家团聚,别看我人还在这店里,可我的心早就飞到临城。”两年时间,足以让一个青涩的少女慢慢长成大人模样。苏梅小麦色的脸上不复之前的稚嫩,眉眼已经张开,清秀可人,看上去充满活力。
苏梅把卤水偏方写下来,告诉五婶什么时候该加入什么材料,该注意的地方也细细说了一遍。
“这家熟食店我也开了差不多五年了,我也从一个个子这么高的小女孩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苏梅比划了一下高度,脸上带着点感慨。“这房子是陈伯的,当初租金是六块钱,现在还是六块钱,我占了陈伯的便宜。”
苏梅对着陈伯笑了笑,陈伯转过头抹了一把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