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重新生活_作者:杨李涛涛(286)

  太年轻了,张明岳试探地问:“请问您是孟教授吗?”

  来人停住脚步,“我就是,你们是谁,来干什么?”

  张明岳笑脸迎上去,“孟教授,您好,我叫张明岳,这是我妻子苗群群,特意找您是想核实一个信息,不知道秦俊峰同志跟您说起没有?”

  “哦?核实信息,没听小秦提到过。”孟教授越过张明岳,拿钥匙打开门,“进来说。”

  张明岳和苗群群跟着进了屋。

  “坐,”孟教授坐下后招呼。

  两个人坐到孟教授对面。

  “核实什么信息?说。”孟教授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张明岳暗自握了握手,没客气,直奔主题,“孟教授,是这样,我们家是京都本地人,我弟弟前几年去黑龙江当知青,去年呢,参加了高考,不过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我们全家都以为他是考砸了,可今天意外遇到秦俊峰同志,看到了他手里的名单,上面居然有我弟弟的名字。他要是学习不好我也不会多想,可他当年在学校一直是名列前茅,高考前复习家里给买到的资料也还算齐全,我就想着这上面的是不是就是我弟弟,会不会是录取通知书路上出现状况他才没收到的,所以,才想拜托您核实一下信息。”

  孟教授跷起二郎腿,头微倾斜,像是在思考,“你弟弟去当知青,你呢,留在京都了吗?还娶妻生子了?”

  居然问了一个跟话题无关的事情。

  张明岳倒觉得孟教授可能有别的用意,“没有,我也是知青,参加去年的高考考回来的,包括我妹妹,情况也一样。”

  “你妻子也是京都人?”孟教授又转了个弯问话。

  “不是,我妻子是林县人,我就是在林县当知青的,我妻子也参加了高考,被北大录取,下周就开学了。”张明岳无端端语气充满骄傲。

  孟教授轻笑一声,“已经有三个考上了,成绩相当不错,怪不得想着核实信息,想必有些信心这就是你弟弟?。

  “说实话,我确实有些直觉认定是他,我想着咱们学校下发录取通知书肯定有地址记录,要是地址发放地就是我弟弟的所在地,那肯定是他无疑,另外,还可以调卷子核对笔迹。”张明岳直白地回答。

  孟教授放下腿站起来,“行,我可以批示去核实信息,走,跟我来。”

  第126章 路转

  张明岳跟在孟教授身后走着, 心里其实在打鼓, 刚才为了让孟教授能够去核实信息,他只能说张明光学习不错, 名列前茅, 还信誓旦旦说了自己的直觉, 其实对他学习到底怎么样,张明岳心里也是没底的。

  只恍惚从记忆里知道原身因为张如良夸奖张明光的成绩还闹过脾气,再有就是明秀曾说过张明光学上得很好。

  但无论如何,不确定一下张明岳是不会死心的,哪怕最后证实这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 也不过维持现有的结果罢了。

  跟着孟教授走到一个办公室,一进门张明岳就看见了秦俊峰。

  秦俊峰注意到张明岳,立刻亮了亮手里的东西,露出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张明岳轻摇头, 示意孟教授的位置,意思已经说了。

  孟教授径直走到杨主任跟前, “杨主任,我后面这两个人过来是查看一下张明光的信息, 他说他弟弟也叫张明光,考得不错,可没收到录取通知书,想确定一下。”

  “这,孟教授,要是想知道有没有被录取应该去找考区的高考办查, 直接来学校查未免有些不合规矩。”杨主任认出张明岳和苗群群,还朝秦俊峰的方向瞪了一眼。

  孟教授看了一眼张明岳,张明岳赶紧走上来解释,“杨主任,您好,我是张明光的大哥张明岳,我弟弟在黑龙江当知青,那里特别偏远,要想出来难得很,很不方便去查分,我就想确定一下名单上的人是不是我弟弟,如果不是那就没事,要是的话,他一直没有收到通知书,这里面肯定哪里出了问题,这对各位可能是举手之劳,可对我弟弟来说,那就是改变一生命运的事情了。”

  “我了解你的感受,可这要开了先例,总有人查,那可不好办了。”杨主任表现得很为难,他可听说了,之前有人自以为考得好,结果没收到通知书,就要求查考卷评分,有了第一个,后面就带出了一群,弄得高考办一团糟,还是后来下了新规定才制止了这个风气。如果学校也开了先例,会不会也出现同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