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重新生活_作者:杨李涛涛(86)

  骑着自行车走远的时候,他突然心中有感,转头相望,只觉暮光迢迢,蝉鸣了了,整个村子都嵌入大山,和大山融合在一起,营造出桃源般的景象,让人留恋又感虚幻。

  张明岳脚下没停,快步骑车,身后的景象渐行渐远慢慢地消失不见了。

  到县城的时候,老爷子和明秀已经吃过晚饭在屋顶乘凉,明秀看见他下来给他做饭,老爷子拉着他看盖好的西厢房。

  张明岳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说:“外公,挺好的,跟我走之前说的一样,两间屋子独立又相连,到时候一间卧室一间做书房,挺不错的。”

  老爷子点点头,“屋子都不小,就是你结婚都够使的,你再看看东厢,按你说的,把杂物间收拾好了,隔出一个浴房,这次过来洗澡就方便多了。”

  张明岳进去看了看,隔出的浴房不小,地面铺上防滑的石头,显得干净透亮,完全超过了他的预期。

  “外公,这个浴房做得真不错,比我设想的要好。”张明岳夸奖说。

  “那是,你外公我打仗的时候也是见过世面的,这是没有瓷砖,要有就更好了。”老爷子洋洋得意。

  “现在就是有也得眯着点,省得有人说嘴。”张明岳提醒说。

  “这还用你说,”老爷子说,“不过那是真气派,我第一次看见铺满瓷砖的房子,就想我要是能住上,做梦都能笑醒。”

  “外公,会有机会的。”张明岳笑着说。

  “嗯,我等着呢,快吃饭吧,明秀都做好了。”老爷子背着手回屋了。

  “大哥,快吃吧,”明秀端来一大碗拌面,看着挺有食欲。

  “行呀,小丫头手艺越来越好了,味道不错。”张明岳咽下一口面条说。

  “我跟大姨学的,大姨可会做饭了。”明秀乐了。

  “那我们有口福了。”嘴下没停,一会儿功夫一碗面就下去了。

  张明岳自己去洗碗,边洗边问,“家里该来信了吧,你收到了吗?”

  “没呢,昨天去邮局还没到呢,我回来再看看去,估计是路上耽误了。”明秀回答,家里一个月来一次信,雷打不动,路上耽误是常有的事。

  “大哥,你不着急吗?明天你就考试了,你不去看书吗?”明秀好奇地问。

  “不了,该看得都看得差不多了,现在放松放松。”张明岳一副悠闲的样子。

  “这不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明秀嘟嘴说。

  “那都是心存侥幸,这次的机会对我至关重要,我钝学累功,需得一击必中。”张明岳坚定地说。

  第二天,张明岳早早起来,打了几遍拳,精神饱满,肌体放松,吃过早饭就往医院去。

  临行前老爷子说不要紧张,张明岳其实真不紧张,可老爷子反复地说,弄得他也不平静了。

  到医院,张明岳在人群中一眼就看见张明博,跟他挥了挥手,“博哥,你来得挺早的。”

  张明博也很兴奋,“我来有一会儿了,到这儿还找你呢,没想到你小子现在才来。”

  自培训后分别,这还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两人常有通信,说说笑笑,没有一点生疏感,反倒兄弟重逢,倍感亲切。

  “我昨天到的县城,离得近,就没那么着急。”张明岳说。

  张明博问:“岳弟,你准备的怎么样?”

  张明岳回答:“自我感觉还好,就是不知道出题程度怎么样,不管如何,我会全力以赴。”

  “我也一样,难得有这样一次机会,一定要抓住。”张明博表示也会用尽全力。

  九点,考试准时开始,还是在他们培训考试的房间,张明岳下笔如有神,在离结束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停笔,又检查了一遍,时间才到。

  等人把考卷收敛走,张明岳就走到张明博面前,“博哥,怎么样?”

  张明博说:“觉得还行,题我都做完了。”

  “张明博,你都做完了呀。”两人扭头一看,原来是安萍。

  张明博谦虚一笑,说:“是做完了,不过对错就不知道了,明岳,我可看见你停笔很早,把握很大吧。”

  “我也是做完题了,结果还得考官评判,感觉还可以。”张明岳说。

  “哇,你们两个真厉害。”安萍夸张地说,“以后肯定要多多向你们请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