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不如谈恋爱_作者:赵十一月(100)

  前世里,白家被问罪时姬月白连十岁都不到,根本什么都不知道,等到后来年纪渐长、懂事了的时候,白家的事情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她也只是隐约猜着那应该是于首辅为了铲除排挤谢阁老而下的手。后来,她在奔逃流离的路上意外遇见白启,对方也对白家当年之事讳莫如深,只是因着皇帝问罪白家之事对她这个公主恨屋及乌,多有厌憎。

  只是,那时的白启再厌恶姬月白,到底还是救了她一命,甚至还因为一些原因将姬月白留在身边待了几日。姬月白还记得对方无意间提起过当年之事——于首辅最初要设计陷害白家时便是从白守义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如今,这事忽然牵扯到白守义,姬月白自然忍不住有些担心:因为傅修齐献策之故,谢阁老联同工部许多水利专家一起修改治黄方针,就连李侍郎在南边治黄修堤也卓有成效,黄河两岸到了现今六月都十分安稳,这才叫皇帝也能过个好寿。除却最初朝上献策的平阳侯得了清名之外,住持此事的谢阁老和李侍郎可谓是居功甚伟,朝内朝外都赞他们治水有功,就连皇帝也连连嘉奖赏赐,一时之间还真就成了继任首辅之位的热门人选。

  可,以于阁老的为人,真能风光月霁的在边上看着不使坏?

  姬月白稍微想了想,都觉得于阁老怕是早就急得坐不住屁股,指不定就真憋着什么算计人的坏招。

  谢阁老亦是官场老狐狸,油浸泥鳅,滑不留手,错过此回治黄之事,一时间怕还真难再找错漏,若还想从谢阁老门生或是盟友身上找出足以牵扯到谢阁老的错漏。那么,说不得于阁老还真要提前对白守义下手从而拉下白家,在这紧要关头借白家扯一扯谢阁老的后腿。

  虽然,这一切都只是姬月白一个人的怀疑,可她心里既是存了这样的怀疑,便已觉得十分心焦,甚至担心此时琼昭仪的芳华殿又或者白守义那一处已经生出什么变故。这样的情况下,她哪里还能在永安宫安坐?只恨不能插翅飞去芳华殿。

  只是,张淑妃固然好糊弄,可张老夫人和张夫人却都是心细如毫的缜密之人,这种情况下,她要是表现得太奇怪,只怕是要引起她们的怀疑。若她想不引人注意的离开,那就要寻个合理的离开借口。

  就在姬月白想着要寻什么借口离开时,忽而听到殿外传来太监拖长声调的尖细嗓音:“二皇子到。”

  是二皇子来了。

  早在派人去请姬月白之前,张淑妃便已派了人去二皇子那里。只是,二皇子到底是皇子,自过了十岁后,手里便颇有些事情,故而来得反倒比姬月白要晚得多。

  不比姬月白进来时的一瞬寂静,二皇子一来,殿中气氛一时儿便热闹起来,就连一直古井不波的张老夫人脸上也露出柔和的笑容,看着二皇子那目光柔的仿佛能滴水。

  姬月白心里暗暗嘀咕:张老夫人看着二皇子的眼神火热黏糊的简直都胜过张瑶琴这个未来太子妃了——要是张老夫人再年轻五十岁,说不得还真会乐得把自己嫁过去呢......哦不,人家毕竟是外祖母和外孙的“单纯关系”嘛.......

  姬月白面色不动的上前去与二皇子见了礼,肚里则是暗暗的嘀咕了一回张家对二皇子的特别热情,不过很快就又被自己心里的忧虑给压了过去:今日是皇帝万寿节,人多眼杂,热闹非凡,如果于阁老又或者什么人想要算计什么,这简直是不容错过的大好良机,她眼下还是要先去琼昭仪那里看看情况——虽然很可能是她多疑了,可若不去看一眼,实在是放心不下。

  所以,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不动声色的离开永安宫呢?

  姬月白正满腹忧心焦虑,一侧的张淑妃却蹙着眉,叫了一声:“皎皎!”

  姬月白回过神来,见张淑妃满面不悦,只得问道:“母妃怎的又生气了?”她也是搞不懂张淑妃——她说话时张淑妃不高兴,她站这儿想事情不出声张淑妃也不高兴,简直是莫名其妙。

  张淑妃描画精致的柳眉轻轻一拧,抬手指了指正与张家姐妹说话的二皇子,沉声道:“你看看,表姐妹们难得见一面,好声好气的说说话,多好啊.......你二哥这样忙,也能抽空过来陪着表姐妹们说话,怎么偏你就生了这样古怪的性子,和谁都说不到一处?”

  张夫人此回来进宫的目的之一便是劝和张淑妃和姬月白。这两人到底是亲母女,姬月白又是这样的聪慧能干,若是能和好,对张淑妃来说绝对是一件受益无穷之事。而且,姬月白眼下还在方太后的慈安宫,似乎颇得方太后看重,若是能把姬月白的心拢回来,张家在方太后跟前也能多个说话的人,缓和缓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