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把背往后靠了靠,有些懒懒的看着手里的折子,不觉露出些微复杂的笑意:还别说,张家这一家子还是很聪明的,心知他是无意送公主和亲,立刻就上折分忧,说是:公主年纪尚小,或可选藩王之女册为公主和亲北蛮,顺便还把几个藩王家的适龄女孩写了上来。
其实,皇室藩王也没多少——太.祖晚年性子大变,为着烈元公主之事就杀了不少藩王,能活下来的反到是少数.......再经了这么几代的变故,姬家又是祖传的子嗣不丰,到了如今也就剩了蜀王、魏王以及吴王。蜀王是皇帝的老皇叔,魏王与吴王则是堂兄弟。
皇帝翻了翻成国公递上来的折子:藩王少,藩王家适龄未婚的郡主自然也不多,真合适的也就两个——魏王嫡长女南平郡主;吴王次女嘉顺郡主。皇帝对着两个堂侄女皆无印象,仔细看了几眼,略有些犹豫,思忖片刻后干脆大笔一挥,直接让南平郡主和嘉顺郡主一起入京,见了人后再斟酌选一个封公主就是了。
折子批完了,皇帝对张家的气却还没消,并不想就这么叫他们糊弄过去,总也得给张淑妃一个教训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 晚点应该还有一章,下章教训下张淑妃,顺便再快进——其实我也很心急女主这年纪,会尽量快进进的
先提早和大家说下晚安mua! (*╯3╰)
PS.蟹蟹明韫地雷X3,破费啦(#^.^#)
第72章 敲打
皇帝既有此念却也不急, 反到是压着火等了等。
等到皇帝正式下诏召南平郡主与嘉顺郡主入京, 他才玩笑似的与张淑妃笑了一声:“也是亏得成国公仔细,提醒了几句, 朕才想起南平和嘉顺来——不知不觉,她们也都到婚配的年纪了。”
张淑妃平日里便十分乐意在皇帝面前给娘家刷好感, 如今听皇帝称赞长兄,她自是喜孜孜的接了话来:“陛下不知道,妾的大兄就是一贯就是这么个脾气, 平日里沉默少言, 可真做起事来却有条有理, 再周道仔细不过。陛下若有什么事交给他去办,必是妥妥当当的........”
皇帝瞧着张淑妃这欢喜模样, 不由又挑了挑眉头:“这样, 既是成国公提了此事,成国公府又是一贯的好家教,倒是正好从国公府里挑几个姑娘出来,陪陪南平和嘉顺——南平和嘉顺也是难得来一次京城,是该有人陪着。”
张淑妃闻言心念一动, 倒也乐意替自家侄女揽下这差事,只是嘴里还要谦虚一句:“那几个丫头年纪还小,不甚懂事, 只怕陛下嫌弃呢。”
“无妨,南平与嘉顺年纪也不大呢,都是小女孩家, 想是能说到一块的。”皇帝把玩着手上的杯盏,随口应道。
张淑妃便笑了:“倘陛下不嫌弃,那妾便代那几个孩子谢陛下恩典了。”虽然南平郡主和嘉顺郡主是要挑一个嫁去北蛮的,可这两位郡主也算得上身份尊贵,自家侄女陪些日子许也能沾些光,在皇帝这儿得些好名声。
张淑妃心里想着侄女儿们的前程,一时间倒是又欢喜起来,颊生双晕,容色愈发清艳。
皇帝此时却是悠悠然的接了一句:“这有什么嫌弃不嫌弃的,若是事情顺利,到时候公主和亲北蛮,张家姑娘也能陪着一起去。等到了北蛮,她们也算是彼此做个伴儿,互相扶持,这才好呢。”
张淑妃闻言却是一怔。
皇帝神色冷静,说到这里时还侧过头去与张淑妃笑了笑:“爱妃啊,你总与朕说你们张家姑娘如何如何好,说是家教好,人也懂事伶俐.....如今公主和亲北蛮,可不就得有这么个姑娘在身边,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张淑妃脸色微变,下意识的攥紧了自己的裙裾,声音好似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虚弱的几乎听不清:“妾,妾家里的几个侄女儿都还小呢.......”
“不小了,”皇帝拍拍她的肩膀,面上依旧含笑可眼里却是冷凝的,“有两个比皎皎还大几岁呢,女孩家长得快,倒是不必愁的。”
张淑妃脸色苍白,已是心乱如麻。她隐约猜着了皇帝的意思——她动过将女儿和亲远嫁北蛮的念头,所以皇帝也送一个张家女陪嫁去北蛮。
皇帝这是警告她,敲打她。
张淑妃眼眶不由红了红,几乎便要哭出来了,声音微哑,急切开口辩解道:“陛下,妾就只是.......”她就只是想一想而已,姬月白如今还不是好好的待在慈安宫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