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那里如何?”张淑妃不觉听得入神,连忙追问——虽然她不怎么多事,可心里也明白外廷的事情比内廷重要,大皇子如今还是太子在朝中的大敌,论分量不比许贵妃轻。
姬月白眉梢微抬,语声冷静:“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若许贵妃出了事,大皇子身为人子,难道能逃得了干系?只是.......”
“只是什么?”张淑妃下意识的问了一句,反应过来后又忍不住瞪了女儿一眼,多少有些不悦,“你就不能一口气直接把话说完,非得要这么吞吞吐吐的吊人胃口?”
姬月白闻言倒是神色不变,语气倒是略有些意味深长:“只是,大皇子府连着报喜讯,东宫实是不能再拖下去了——无论是嫡子还是庶子,总也要传出消息。毕竟,东宫无后,也是一桩天大的弊病。”
大皇子与太子差不多是一个时候大婚的,如今他们两人也都快二十了,大皇子府喜讯不断,东宫却是一点消息也无。虽然中间也有方太后孝期、太子南下赈灾这些事情的原因,可很多人都是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他们只知道东宫至今无后。
哪怕皇帝眼下不开口,可心里肯定也是要有想法的——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心里肯定不会愿意叫一个生不出孩子的太子继位的。
张淑妃听到这个,脸色又黑了黑,没好气的道:“这个还用你说!”
说起这个,张淑妃又想起今日还未去拜送子观音,忙又起身往偏殿小佛堂去了——她自小养在张老夫人身边,整日里陪着礼佛,心里颇信这个,为着张瑶琴的事情还特意请了一尊送子观音来拜,就盼着宝贝侄女儿早日有孕,东宫早日能有嫡子。
姬月白坐在原地,看着张淑妃急匆匆的去拜送子观音,眸光一转,心里则是想着自己的事情。
说真的,子嗣这事还真是东宫如今心病。如今不仅张淑妃和张瑶琴姑侄两个整日里求神拜佛,恨不得拜遍所有求子观音,便是太子都有些心急起来。如今东宫未有子嗣,太子也没再专宠张瑶琴,那些个侧妃侍妾都是轮番睡过,偏偏全都没消息,他便是再有信心也忍不住要疑心是不是自己不行了。这不,他都顾不得自家面子,暗地又招太医给自己看了脉,严词询问,就怕太医为了给自己留面子故意敷衍。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说明下许贵妃为什么会出“昏招”推荐美人和道士啊。
其实,这事的根还是出在皇帝身上,就像是女主之前分析的那样,是皇帝变了,变得怕老怕死贪享受,许贵妃是最早看出这点的人,所以才会双管齐下的送美人荐道士。而且,那丹药其实也不算伤身(就是伤肾),皇帝就是吃个三年两载也是吃不死的。只要皇帝一步步的陷入进去,那么许贵妃不仅能用姚家姐妹这对新宠给皇帝吹枕头风,还能借道士来做些巫蛊啊父子八字相克什么的事情——皇帝有理智的时候当然不会因此而废太子,但是真昏聩糊涂了那就很容易被说动。
说到底,许贵妃真没想用这个害死皇帝,她反驳起来也是非常理直气壮的,还能借此反引皇帝疑心太子。而皇帝,他听太医说自己身体因为丹药出了问题,当然会被害妄想症发作,本能的就疑心这是有人要害自己性命......
当然,前世皇帝的死确实有丹药的原因——这里面涉及到另外一些复杂的问题,暂时就不说了。
PS.这章厚了一点,大家晚安mua! (*╯3╰)
第147章 事态
许贵妃当着皇帝的面撞柱表清白, 这事闹得太大,自然是不可能瞒得住的。而且, 据说许贵妃被送回延庆宫后, 皇帝直接令禁卫军把延庆宫给封了。
也正因如此,不仅是张淑妃这些内宫妃嫔, 便是宫外多少也听见了一些风声。大皇子是个真孝子,听说了消息也是吓了一跳,连忙便要入宫去与皇帝求情,还是大皇子妃拉住了他。
无论许贵妃为人如何, 她挑儿媳妇的眼光无疑是极好的。便是在这样的时候, 大皇子妃也依旧能够保持足够的沉稳与冷静:“我知殿下孝心, 也知道您现下担心母妃。可我们现下什么都不知道, 您急忙忙的入宫去,便是见了父皇又能说些什么?”
大皇子一顿:他确实不知道许贵妃究竟做了什么事竟是惹得皇帝动怒, 闹到了要撞柱自证的地步。正如大皇子妃说的那样, 他这般入宫去, 便是求情怕也说不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