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有条金大腿_作者:许初(83)

  当然这话她也就敢在心里想想而已,姑娘看着笑眯眯的很纯善,骨子里可冷呢!

  谢宛冬她们出门太晚,街边酒肆茶楼早已人满为患,大街上更是被围的水泄不通,哪里还有她们能下脚的地方。

  不过谢宛冬也实在厉害,愣是在人山人海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带着几个丫鬟挤到最前头,完全无视周围一众女性们要吃人的目光,让香雪这个丫头都汗颜无比,心里直感叹果真

  也只有表少爷能让姑娘这般不要脸了!

  所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她们才占好位置没多久,前面便传来锣鼓阵阵响,几乎被街两边热血沸腾的尖叫声给淹没。

  不多时,便有高头大马,朱袍披红的男子打马而来。

  周围女子能撕裂云层的激动尖叫,却似被隔绝到另一个天地,那新科状元骑马在最前面,还有榜眼,还有跟在后面仪仗,这么热闹的场面,各个人都只能露个头而已,可谢宛冬却一眼就看到几乎完全被那个身材壮硕的状元郎挡住的卫淮——

  他一身锦衣,头簪红花,越发衬的他面如冠玉,恍如天人。

  如若潘安再世,也不过如是。

  不似状元和榜眼被围观百姓们扔去的帕子鲜花香囊而搞得狼狈无比,他仍端然而坐,面上带着他惯有和煦微笑,欣然接受姑娘们的热烈喜爱,那般泰然自若,仿佛生来就该万众瞩目。

  有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恰在谢宛冬一眼看到卫淮时,卫淮也那么巧的看了过来,看到谢宛冬和其他女子一样毫不矜持地振臂大喊,他脸上的笑,愈发真诚,愈发温柔,愈发的,能惑乱人心,以至于谢宛冬旁边都有女郎激动地喊“探花郎在看我!天呐,我太幸福了!”继而,还幸福地晕了过去。

  便真的成了一段风流佳话。

  这厢谢宛冬和她的几个丫鬟如何激动不再细表,那厢新科状元等游街之后又赴琼林宴。

  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源于宋,因宴于琼林苑而得名,此后一直沿用此名,但宴饮之地已经不是琼林苑。

  暮色已至。

  园子里挂满了灯笼,隐在树梢,悬在宫人手上,中庭有歌舞,两边坐满大臣和新科进士,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一片和乐融融。

  萧尧并不太喜欢这种场合,他坐在最上首,最中间,冷眼看着底下人的热闹,愈发觉得孤单。

  左手边坐着霍珵,若是以往,他会跟自己说话,随便是政事还是民间趣闻,可上一次芳菲园闹的事,自己还在生气,他竟然也不来哄自己,就由着自己生闷气!

  这可是几乎没有过的事!

  哼,不理就不理,他可是皇帝,难道还玩跟臣子低头?

  不可能呃嘛!

  无聊六无聊!

  而右手边,倒是坐着状元榜眼探花,只要他愿意,他们肯定恨不得把平生所学所知都尽数讲给他,可是他没兴趣……

  忽然,他看着那俊俏的探花郎,好似很眼熟?是了是了,他是三妹妹兄长呢!

  萧尧立马就有了兴趣,“探花郎?”他喊道。

  卫淮正低头跟同科的进士说话,一听有人喊他,倒是反应迅速,走上前去,“参见皇上。”

  “免礼免礼。”萧尧说,“元宵的时候朕是不是见过你,你是三妹妹的兄长?”

  “回皇上,正是。”

  看的出来,萧尧很高兴,“那咱们可算是亲上加亲了,来,你在朕身边坐,跟朕说说话。”

  皇上发了话,立刻就有宫人把卫淮的案桌给搬到前头来,卫淮也不矫情,谢了恩就在他旁边坐下,正好和霍珵面对面,就是隔了一丈多远。

  萧尧便问他年岁几何,哪里人,师从何人,竟年纪轻轻就如此好学问。得知卫淮只比自己年长一岁,更觉他了不得,又是同龄人,颇有点要引为知己的意思,顺着话就说,“论理,你是探花,该去翰林院做编修,熬个几年或去各部当差,或是外放,不过你是三妹妹兄长,都是自家人,却不必如此麻烦,你且说说,你想去哪里,朕额外给你这个恩典。”

  萧尧此话一出,可谓是能掀起惊涛骇浪,有羡慕的,也有不屑的,也有嘲讽的。

  毕竟如今的风气,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

  若着探花郎要了这恩典,虽看似得了皇帝青眼,必然前程似锦,实则又是自毁前程。

  谁不想着有朝一日入内阁,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