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也不知他从哪里挖来了这一群喜爱书法的孩子们,最大的入门最深的陈军,十七岁,马上就高考了,打算走书法这门艺术类的路。最小的只有九岁,还在读三年级,每天下午一放学就跑过来了。
苏京成是这群人里面来得最晚,字写得最丑,还最为懈怠的。没人知道他的大少爷身份,也没人搭理他。苏京成人生头一回,在小群体里,被若有若无的孤立了。就连李泉鸣都不怎么重视他,指点一下再布个作业,很多会与少爷多说几个字。
小孩子们不识货也就算了,就连唯一的大人也这个样子,从小就是被无脑夸奖之声环绕的苏京成感到了被忽视的不快,偏偏他还没有什么正当理由发脾气。他想和自己的爸妈说不去上这个破书法课,可又不能说我不想去是应该人家不捧着我吧?
苏京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逐渐越写越憋屈,一急,好好的一张纸又写废了。他索性扔了笔,坐着发起了呆来。
他的目光不知不觉就转到了身边的李芒身上。李芒穿着普通的白T,外面罩了间蓝白格子的衬衫,他坐在最里面,背后是一扇巨大的落地窗,光洒了进来,落了他满身。
李芒举着笔,坐姿非常端正,微微低着头在纸上认真地练字。苏京成起了兴致,稍稍探出脖子看李芒的字迹。
李芒练的是正楷,看字形像是颜体,大气,工整,但苏京成偏偏失了兴趣,他觉得,像是李芒这样的人,练什么颜体,行楷的风格和他周身气度才相得益彰嘛。
苏京成向来想到哪就是哪,于是他不怎么客气地出了声,“你为什么不练行书?你爸爸那一手行书写得就很不错啊。”
李芒的笔尖顿住了,墨汁在纸上泅开,变成了一块黑色的斑。他抬起头,盯着苏京成看。
苏京成看向他的眼底,那是一双黑曜石一般的眼睛,鸦羽一般的睫毛低垂下来,眼睛很大,却没有神采。苏京成说不清他第一看到这双眼睛时心里的感触,他虽然年龄不大,但自小跟着父辈也算是见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算不上多有城府,但比同龄的大多数小孩子还是要成熟不少的,就是脾气大。
他见过贪婪的,执着的,天真的,呆滞的,绝望的,各种各样的眼睛,却没见过如同李芒这样的一双眼。非要用什么来形容的话,就是他眼里没有光。不是那种黯淡或者绝望的感觉,而是像是有层雾一般的东西蒙在了他的眼睛上,使它看起来分外空洞。直到苏京成长大成年,也再没见过这样的一双眼睛。
苏京成突然觉得这些光虽然打在少年的身上,他却还是显得冷。
李芒没想到苏京成会和自己主动搭话,有些惊讶,于是他抬起头随意地打量了一下苏京成。老爹爱絮叨,偶尔在他耳边叨叨的时候也有提过这位苏少爷,对他的最新评价是,还蛮听话,没想象中那么难管,语气是颇为欣喜的。
李芒想了想,在脑子里在老爹的评价旁备注一句,长得也比想象中好看。然后他点了点头,回答道,“楷书是基础,我还在打基础的阶段。”
他的声音还是稚嫩的童音,将眉眼里的那股冷清化开了不少。
苏京成暗笑自己的莫名其妙,对一个小孩子的眼睛还能胡思乱想,他笑了笑,又问,“你基础练了几年?”
“三年。”李芒老老实实地答道。
苏京成觉得这话没法聊下去了。
他不知道一般的书法入门其实并不需要这么久,李泉鸣已经打算好了来年教他别的字体,换副他自己喜欢的帖子继续临,李芒是个例外,他打了这么久的基础,仅仅是因为他无事可做罢了。
苏京成练了一整年,还是没能爱上书法,只认识了李泉鸣和李芒两个人,前者对他比较惯着,半放养状态,后者则是不怎么爱搭理他。
李芒真的是苏京成见过的最不爱搭理人的小学生了。那会李芒十一岁,小学五年级,在那个还不知高冷二字为何物的年代,李芒就已经用他的身体力行完美践行了这两个字,能不开口就绝不开口。苏京成起初对于自己说五句话李芒最后只理他一句这种事情还很生气,甚至还想过要不要和他打一架强行撬开他的嘴。但后来苏京成发现李芒对他亲爹李泉鸣也是这种态度,苏京成就释怀了。
按理来说像李芒这样孤僻不理人除了一张脸以外毫无特点的竹竿,本是爬不上苏少爷的朋友榜单的,但苏京成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这家书法培训机构诡异的氛围,又或是因为李芒虽然不爱说话,但不令人讨厌……总之李芒和苏京成莫名其妙就成了朋友。